期刊文献+

机械通气患者早期目标导向型镇静镇痛药物配伍优化研究 被引量:4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患者早期目标导向型镇静镇痛药物的理想配伍方案。方法:选取120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各40例。所有患者均实施早期目标导向型镇静镇痛干预,且均给予常规药物,此外,3组患者均分别配伍布托啡诺、地佐辛和舒芬太尼。对比循环指标、呼吸指标、镇静镇痛评分变化、镇静镇痛药物费用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3组给药前和给药30min后收缩压、乳酸和血氧饱和度本组内均无显著性变化(P>0.05),而舒张压、心率和呼吸频率均有减慢(P<0.05)。给药30min后C组呼吸频率均明显低于A组和B组(P<0.05);给药30min后3组RASS评分和VAS评分均较给药前显著降低(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镇静镇痛药物费用明显低于A组和B组,且B组镇静镇痛药物费用明显高于A组(P<0.05);C组腹胀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和B组(P<0.05)。结论:对机械通气患者在早期目标导向型镇静镇痛药物的配伍上布托啡诺、地佐辛和舒芬太尼都可达到满意的镇痛效果;舒芬太尼存在呼吸抑制及腹胀等不良影响,但镇痛费用最低。布托啡诺与地佐辛不良反应少,地佐辛镇痛费用高。
出处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8年第14期2126-2128,共3页 The Journal of Medical Theory and Practice
基金 湖南省卫生计生委科研计划课题横向项目(B2017189)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9

二级参考文献60

共引文献784

同被引文献36

引证文献4

二级引证文献7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