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信仰的计量化——可行、可信的念佛往生
被引量:
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普通信众念佛体验依赖于一个循序渐进的、可操作的量化程序。他们偏重于感性的宗教实践,导致他们更依赖于集体,一些人通过集体来认可其修行的规范性,并鉴定他们的修行结果。计数念佛、临终助念、死者的体位温差测量法等,融合起来提供了一个坚实的实践路径。修行操作的程序化便于形成统一的认识,这也是当下信众教派化的一个重要动力。
作者
谢燕清
机构地区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人类学所
出处
《宗教人类学》
2017年第1期111-136,共26页
Anthropology of Religion
关键词
计数念佛
临终助念
身体
灵验
分类号
B945 [哲学宗教—宗教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7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20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4
参考文献
9
1
宗性.
禅净兼修中的圆融型佛教——以文殊院念佛堂为例[J]
.佛学研究,2008(1):38-41.
被引量:1
2
张慧敏.
从“禅净合一”看楚山绍琦的念佛禅[J]
.宗教学研究,2006(2):173-176.
被引量:1
3
李利安.
楚山绍琦禅师念佛禅思想的基本特征[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7(2):86-90.
被引量:2
4
张先堂.
观相念佛:盛唐至北宋一度流行的净土教行仪——敦煌写本《佛说相好经》新探[J]
.敦煌研究,2005(5):32-42.
被引量:7
5
魏农.
称名与十念——昙鸾念佛往生方法辨析[J]
.晋阳学刊,2008(6):76-78.
被引量:1
6
龚晓康.
“参究念佛”与“禅净双修”之辨[J]
.五台山研究,2008(4):42-45.
被引量:1
7
杨净麟.
慧远大师念佛思想所依据的主要经典考辨[J]
.宗教学研究,2008(1):191-195.
被引量:2
8
高桥弘次.
慧远与善导之念佛[J]
.佛学研究,1996(0):13-18.
被引量:2
9
乔宇.
智(岂页)念佛思想研究——以《摩诃止观》为中心[J]
.五台山研究,2009(3):8-12.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67
1
张先堂.
晚唐至宋初净土五会念佛法门在敦煌的流传[J]
.敦煌研究,1998(1):48-64.
被引量:13
2
.释鉴稽古略续集(卷三)[A]..大正藏(第49册)[Z].,.944.
3
.绍琦禅师语录(卷七)[M].成都石经寺印行,2005..
4
.西蜀楚山和尚示众念佛警语[M]..大正藏(第47册)[Z].,.353.
5
.破山海明禅师语录(卷6)[M]..嘉兴藏(第二十八册)[Z].,..
6
弘瀚编.无异元来禅师广录(卷20)[C]..卍续藏经(第125册)[Z].,.267.
7
道霈编.永觉元贤禅师广录(卷29)[C]..卍续藏经(第125册)[Z].,.770-771.
8
清世宗.御选语录[A],御制总序[C]..卍续藏经(第119册)[Z].,.357.
9
太泉编.为霖道霈禅师餐香录(卷下)[C]..卍续藏经(第125册)[Z].,..
10
智达.《博山和尚传》《无异元来禅师广录》卷35[A]..《万续藏经》第125册[C].,.第392页.
共引文献
9
1
沙武田.
西夏佛教一面相——西夏时期净土思想对敦煌石窟功德和功能的新诠释[J]
.西夏学,2020(2):246-275.
被引量:2
2
温金玉.
昙鸾—道绰—善导系宗派学意义辨析[J]
.中国哲学史,2006(3):51-57.
被引量:3
3
张淼.
百年佛教疑伪经研究略述——以经录为中心的考察[J]
.敦煌学辑刊,2008(1):122-133.
被引量:5
4
孔令梅.
汉晋北朝时期敦煌张氏与佛教关系探析[J]
.社会科学家,2011,26(2):147-150.
被引量:2
5
侯艳.
论佛教美术的“庄严之美”[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1(1):191-194.
6
张小艳.
《佛说相好经》校录补正[J]
.敦煌学辑刊,2012(3):76-86.
被引量:1
7
宁晴.
近三十年来敦煌佛教疑伪经研究综述[J]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27(2):15-19.
被引量:1
8
熊江宁.
“参究念佛”的流行与争议[J]
.法音,2017(10):55-60.
9
廖同真.
四十年来国内慧远思想研究综述[J]
.宗教学研究,2022(1):93-100.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20
1
王建平.
电子网络会改变宗教吗?[J]
.世界宗教研究,1997(4):142-147.
被引量:6
2
肖尧中.
试论网络视域中的宗教传播——以佛教网站为例[J]
.宗教学研究,2008(4):207-209.
被引量:16
3
康斯坦丝.克拉森.
感觉人类学的基础[J]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1998,15(3):111-122.
被引量:15
4
汲喆.
礼物交换作为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J]
.社会学研究,2009(3):1-25.
被引量:79
5
彭牧.
民俗与身体--美国民俗学的身体研究[J]
.民俗研究,2010(3):16-32.
被引量:46
6
黄可,李波.
当代佛教传播的新媒体景观[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1,33(2):159-160.
被引量:9
7
赵晓荣.
主体间际分享:“他群”“我群”互动的田野[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5(3):48-55.
被引量:2
8
梁永佳.
中国农村宗教复兴与“宗教”的中国命运[J]
.社会,2015,35(1):161-183.
被引量:32
9
张连海.
感官民族志:理论、实践与表征[J]
.民族研究,2015(2):55-67.
被引量:60
10
薛一飞,邢海晶.
佛教僧人网络化修行及其影响研究——以四川省汉传佛寺僧人网络化缘和持戒为例[J]
.宗教学研究,2015(2):133-138.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3
1
冯济海.
社交媒体与当代中国俗家佛教徒修行——基于一个信众媒介网络的考察[J]
.新闻界,2019(12):58-71.
2
黄剑波,张真瑞.
“文”的意义与“化”的过程:作为一种文化实践的语言与言语[J]
.社会学评论,2020,8(4):48-61.
被引量:2
3
孙艳艳.
修行中的“身体感”:感官民族志的书写实验——以豫东地区S念佛堂的田野考察为中心[J]
.民间文化论坛,2020(4):5-16.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4
1
王素珍.
民俗学的制度与礼俗研究谫论[J]
.民间文化论坛,2022(3):90-98.
被引量:3
2
韩雪春.
体知与感受:田野调查的身体实践论[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55(4):121-130.
被引量:1
3
黄剑波,孙攀搁.
湘西梯玛仪式实践中的“路程记”研究[J]
.文化遗产,2023(5):119-126.
被引量:1
4
姚畅,黄剑波.
动态的文化与生成的知识--关于文化遗产研究与知识生产的思考[J]
.西北民族研究,2024(3):101-112.
1
杨庄蓉.
综合测评:碧浪洗衣凝珠较好,洗衣片垫底[J]
.消费者报道,2018,0(3):41-42.
2
许一琳.
欢旅:触摸经典,知行合一,精致素养在心中滋长[J]
.启迪与智慧(中),2018,0(7):76-76.
3
冈和夫,辛镇寰.
关于森林公益机能的计量化调查[J]
.林业经济,1979(2):123-128.
4
金延宏.
依托周边资源开展“研学旅行”的有效性研究——以榆中县第一中学为例[J]
.甘肃教育,2018,0(12):84-84.
被引量:1
5
方燎原.
基于历史课程的“研学旅行”——以金华市为例[J]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8,0(5X):16-17.
6
李毓,孙九霞.
旅游发展对傣族社区居民生活宗教实践的影响[J]
.社会科学家,2018,33(3):91-98.
被引量:1
7
廖春玲.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农民林业收入的影响[J]
.农村科学实验,2018,0(6):33-33.
被引量:1
8
李金国.
教学计算时间规约下的教学异化存在[J]
.现代教育科学,2018(6):94-98.
9
朱海就.
货币与价格——评沈华嵩教授的《经济学分析原理》[J]
.学术界,2018(7):87-94.
10
肖萍.
制度完善班级常规,民主创造和谐集体——我的班级管理日志[J]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8,0(29):210-210.
宗教人类学
2017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