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被动的表述与主动的实践——以河南周口地区的“看香”与“跑功”信仰活动为例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看香”与“跑功”是河南周口地区信仰的重要表现形式,作为看香者与跑功者的香童经由为神办差以积累功德.在此过程中,香童逐渐摆脱了最初的疾病困扰与附体的不适应,对“看香”与“跑功”有了更多的灵性认知,并加深了对自己身份的理解,形成一种新的身份认同与德性自觉.他们由被动的接纳附体转变为主动的修行、由信仰压力转为信仰自觉、由自救转向救人的过程,深刻体现出人与神(灵)的互为主体间性,以及对通过恢复个人日常生活平衡进而达到民间社会秩序平衡的追求.
作者 孙艳艳
出处 《宗教人类学》 2017年第1期166-191,共26页 Anthropology of Religion
  • 引文网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6

二级参考文献25

  • 1雷春芳.转型时期的民间信仰:现状与思考[J].世界宗教文化,2011(3):32-37. 被引量:12
  • 2吴效群.巫觋化:中原民间文化的底色[J].学习论坛,2006,22(1):58-62. 被引量:10
  • 3孟慧英.《中国北方民族萨满教》,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174页.
  • 4乌丙安.《中国民间信仰》,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5页.
  • 5[6]郭淑云,2001.《原始活态文化--萨满教透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6[7]郭淑云,王宏刚,2001.《活着的萨满--中国的萨满教》[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 7[14]Feuchtwang,Stephan,1992,The Imperial Metaphor:Popular Religion in China[M].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
  • 8[19]杜赞奇(Prasenjit Duara),1995.《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 9[21]黄强·色音,2002.《萨满教图说》[M].北京:民族出版社
  • 10[22]李剑国,2002.《中国狐文化》[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共引文献28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