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浅谈“第二代认知科学”的认知观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第二代认知科学针对第一代认知科学"将人脑电脑化"的不足提出了"心-身-世界交互作用"的主张。具身性、情境性、认知发展和动力系统四者一起构成了第二代认知科学的观念基础。本文从4个方面论述这些观念的有机联系,并提出对第二代认知科学的定位问题。
作者
韦宏霞
机构地区
长江大学教育科学系
出处
《科技传播》
2010年第7期82-83,共2页
Public Communication of Science & Technology
关键词
第二代认知科学
具身性
情境性
动力系
分类号
B842.1 [哲学宗教—基础心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05
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753
同被引文献
7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58
参考文献
10
1
丁峻,张静,陈巍.
情绪的具身观:基于第二代认知科学的视角[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54(3):94-97.
被引量:29
2
沈秋凤,丁峻.
论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的具身动力模型[J]
.心智与计算,2009,0(1):51-55.
被引量:3
3
沈秋凤,丁峻,陈巍.
“概念源”原型驱动下的言语产生——基于具身认知和元语言觉知的视域[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1):39-43.
被引量:4
4
丁峻,陈巍.
具身认知之根:从镜像神经元到具身模仿论[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48(1):132-136.
被引量:46
5
李其维.
“认知革命”与“第二代认知科学”刍议[J]
.心理学报,2008,40(12):1306-1327.
被引量:369
6
何静.
具身认知的两种进路[J]
.自然辩证法通讯,2007,29(3):30-35.
被引量:6
7
孟伟.
Embodiment概念辨析[J]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7,24(1):44-48.
被引量:21
8
李恒威,黄华新.
“第二代认知科学”的认知观[J]
.哲学研究,2006(6):92-99.
被引量:121
9
李恒威,盛晓明.
认知的具身化[J]
.科学学研究,2006,24(2):184-190.
被引量:241
10
刘晓力.
交互隐喻与涉身哲学——认知科学新进路的哲学基础[J]
.哲学研究,2005(10):73-80.
被引量:50
二级参考文献
205
1
罗吉尔·斯佩里,张明悟.
寻求与科学相容的生活信仰[J]
.科学文化评论,2004,1(3):99-113.
被引量:4
2
Sheila E.Blumstein,沈家煊.
神经语言学:对失语症中语言与脑关系的综观(上)[J]
.当代语言学,1992(3):10-12.
被引量:9
3
Sheila E.Blumstein,沈家煊.
神经语言学:对失语症中语言与脑关系的综观(下)[J]
.当代语言学,1992(4):4-13.
被引量:4
4
皮埃尔.达吕,水金.
从智能的基因到基因的智能[J]
.第欧根尼,2000(1):103-116.
被引量:2
5
葛鲁嘉.
当代认知心理学的两个理论基点[J]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2(6):7-13.
被引量:14
6
庞丽娟,田瑞清.
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的特点[J]
.心理科学,2002,25(2):144-147.
被引量:56
7
周昌乐,唐孝威.
对语言神经机制的新认识[J]
.心理科学,2001,24(4):396-401.
被引量:8
8
王沛,林崇德.
社会认知的理论模型综述[J]
.心理科学,2002,25(1):73-75.
被引量:33
9
熊哲宏.
“模块心理学”的理论建构论纲[J]
.心理科学,2005,28(3):741-743.
被引量:17
10
张积家,刘丽虹,谭力海.
语言关联性假设的研究进展——新的证据与看法[J]
.语言科学,2005,4(3):42-56.
被引量:51
共引文献
753
1
吕田,单庆玲.
英语介词in的具身性研究[J]
.中外企业家,2020,0(1):167-167.
2
王雪萍.
对孤独症儿童的舞蹈治疗[J]
.郑州师范教育,2021,10(4):15-18.
被引量:1
3
吴磊.
AR童书营销模式的具身转向研究[J]
.新媒体研究,2021,7(21):71-75.
4
刘子微,刘敏,孙宁.
具身认知理论在抑郁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心理月刊,2021(3):224-226.
5
陈幼峰.
具身认知:让游戏化学习落地生根[J]
.试题与研究,2020(31):64-65.
被引量:4
6
常保瑞,方建东,王小会.
身体姿势对亲社会行为意愿的影响:助人便利性的中介作用[J]
.社区心理学研究,2024(1):31-50.
7
郭晓慧,金嘉怡,邓铸.
公平概念明暗隐喻在社会情境中的双向映射[J]
.社区心理学研究,2024(1):18-30.
8
郭晓慧,金嘉怡,邓铸.
公平概念明暗隐喻的证据及其方向性[J]
.社区心理学研究,2023(2):55-75.
被引量:1
9
王敏,朱竑.
神经科学在人文地理学中的跨学科实践[J]
.华南地理学报,2023(1):51-60.
10
杨逐原,郝春梅.
媒介空间中的情感演化研究——基于情感具身性的视角[J]
.全球传媒学刊,2022,9(6):53-67.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7
1
邓鹏.
心流:体验生命的潜能和乐趣[J]
.远程教育杂志,2006,24(3):74-78.
被引量:103
2
尚俊杰,庄绍勇.
游戏的教育应用价值研究[J]
.远程教育杂志,2009,27(1):63-68.
被引量:81
3
叶新东,陈卫东.
多屏显示创建教学的心流空间[J]
.电化教育研究,2011,32(10):55-60.
被引量:21
4
王靖,陈卫东.
具身认知理论及其对教学设计与技术的应用启示[J]
.远程教育杂志,2012,30(3):88-93.
被引量:48
5
王永固,张婷,李玮,黄碧玉.
基于心流理论的教育游戏设计框架要素研究——以特殊儿童言语学习游戏为案例[J]
.远程教育杂志,2014,32(3):97-104.
被引量:37
6
尚俊杰,裴蕾丝.
重塑学习方式:游戏的核心教育价值及应用前景[J]
.中国电化教育,2015(5):40-49.
被引量:127
7
尚俊杰,张露.
基于认知神经科学的游戏化学习研究综述[J]
.电化教育研究,2017,38(2):104-111.
被引量:35
引证文献
1
1
张露,尚俊杰.
基于学习体验视角的游戏化学习理论研究[J]
.电化教育研究,2018,39(6):11-20.
被引量:58
二级引证文献
58
1
李敏.
高校“创业基础”课程游戏教学法的理论及运用[J]
.高教学刊,2018,4(16):35-37.
被引量:2
2
李秀晗,曲茜美.
游戏化学习在儿童数字化阅读中的设计研究[J]
.电化教育研究,2018,39(12):116-122.
被引量:11
3
张珊,曾智.
游戏化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模式探究与应用[J]
.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9,18(1):81-84.
被引量:7
4
刘胜达,董玲,张爱军,林冬辉,舒杰,张宇.
智慧教育背景下游戏化智慧课堂构建——以移动互联网开发技术课程为例[J]
.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45(2):115-118.
被引量:1
5
李懿.
游戏化教学在计算机专业的实践应用分析[J]
.福建电脑,2019,35(6):12-16.
被引量:2
6
牟倩雯.
国内近五年游戏化学习研究文献综述[J]
.中小学电教(综合),2019,0(6):22-24.
被引量:1
7
杨政乾,陈泽凡,刘嘉,王轶楠.
基于游戏的领导力训练[J]
.心理技术与应用,2019,7(8):485-494.
8
徐沙沙.
游戏化学习情境构建初中数学生本课堂[J]
.数学大世界(下旬),2019,0(7):5-6.
9
谢雨,林荣珊,钟文婷,于艳伟,姜大雨.
基于化学核心素养提升的游戏化学习研究与应用[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9,0(9):55-56.
被引量:4
10
吴绮迪.
近三年国内游戏化学习研究现状与分析[J]
.教育教学论坛,2019(46):232-234.
被引量:1
1
李云媛,莫永华.
具身认知的教育意义和潜在价值研究[J]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8(3):110-114.
被引量:25
2
唐佩佩,叶浩生.
作为主体的身体:从无身认知到具身认知[J]
.心理研究,2012,5(3):3-8.
被引量:42
3
孙健.
第二代认知科学的新超越[J]
.青春岁月,2012,0(23):404-404.
4
王瑞安,桑标.
具身视角下的社会认知[J]
.心理科学,2012,35(5):1107-1112.
被引量:5
5
赵娜.
具身认知研究综述[J]
.大观周刊,2012(49):9-11.
6
奚家文.
语言模块的具身性考察——“第二代认知科学”视野下语言心理研究的新进路[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27(2):70-75.
被引量:2
7
丁峻,张静,陈巍.
情绪的具身观:基于第二代认知科学的视角[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54(3):94-97.
被引量:29
8
刘明海.
第二代认知科学悖论的形质说“破解”[J]
.世界哲学,2014(6):120-128.
被引量:2
9
曾杰,张玉臣.
社会主义社会的动力系探讨[J]
.科学社会主义,1987(3):77-80.
10
陈勇成.
认知心理学未来发展趋势——读《“认知革命”与“第二代认知科学”刍议》感想[J]
.科教导刊,2011(11):149-149.
科技传播
2010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