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农业水土资源流失原因及其治理措施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结合安徽省江淮地区农业水土资源流失现状,对农业水土资源流失的危害和成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水土流失治理的具体措施,并指出了农业水土资源保持的重要现实意义。
作者
朱志伟
机构地区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
出处
《科技传播》
2011年第18期87-87,93,共2页
Public Communication of Science & Technology
关键词
水土流失
水土保持
农业水土资源
治理
分类号
S157 [农业科学—土壤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6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13
同被引文献
5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3
参考文献
1
1
苏志珠,朱东红,马义娟.
晋西沿黄地区水土流失危害及防治对策研究[J]
.水土保持通报,2003,23(4):55-60.
被引量:14
二级参考文献
16
1
田世英.
历史时期山西水文的变迁及其与耕、牧业更替的关系[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4(1):29-37.
被引量:15
2
马义娟,苏志珠.
晋西黄土高原环境退化及生态建设对策[J]
.山地学报,2001,19(3):278-281.
被引量:4
3
徐庭灿,王正杲.
发展小流域经济的实践与思考──振兴水土流失区经济的必由之路[J]
.水土保持通报,1995,15(2):1-5.
被引量:6
4
赵存性主编.中国黄土高原地区耕地坡度分级数据集[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0.52-57.
5
山西省统计局编.2001年山西统计年鉴[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178,207,580.
6
山西水土保持志编纂委员会编.山西水土保持志[Z].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1999.213-215.
7
赵存性主编.中国黄土高原地区耕地坡度分级数据集[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0.52-57.
8
秦大河.中国西部环境演变评估综合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12—28,47—79.
9
秦大河.中国西部环境演变评估综合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10
杨文治.探索黄土丘陵区的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水土保持通报,1987,7(1):12-17.
共引文献
13
1
宋丽芝,赵艺学,曹海霞.
晋西沿黄地区人口容量的合理性评价[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4,14(10):160-163.
2
彭镇华,董林水,张旭东,周金星.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地区植被恢复策略分析[J]
.林业科学研究,2005,18(4):471-478.
被引量:12
3
吴攀升,秦作栋.
晋西北土地荒漠化现状及其分布规律[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7(1):24-28.
被引量:6
4
卢爱英,王世裕.
晋西北地区水土流失生态治理模式初探[J]
.山西林业科技,2009,38(3):46-47.
5
黄淑玲,方刚,袁新田,许东升,张勇.
水土流失成因分析与治理措施——以安徽江淮丘陵地区为例[J]
.广东农业科学,2010,37(1):147-149.
被引量:7
6
李秀芬,苏蕾,张金鑫,张泽秀,刘利民,刘雪峰.
晋西北防护林30年来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要素[J]
.生态学杂志,2013,32(9):2382-2389.
被引量:13
7
谢伟才.
农村小规模水土资源流失危害性分析[J]
.黑龙江水利科技,2014,42(11):277-278.
8
刘林,李金峰,王小平.
黄土高原沟壑丘陵区沟道侵蚀与洞穴侵蚀特征[J]
.水土保持通报,2015,35(1):14-19.
被引量:9
9
孟晨,牛健植,武晓丽,杜晓晴,骆紫藤.
鹫峰地区土壤结构及水分运移能力随海拔梯度的变化[J]
.水土保持通报,2016,36(1):106-109.
被引量:1
10
王虎威,张福平,燕玉超,雷声剑.
山西省不同生态分区增强型植被指数(EVI)对气候因子的响应[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6,34(6):266-273.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5
1
谢立亚,任丽华,石连奎,杜春生.
辽宁省黑土区水土流失及防治对策[J]
.水土保持通报,2005,25(1):92-95.
被引量:6
2
张焕昭.
黑龙江省黑土地保护与治理研究[J]
.水利天地,2006(5):13-14.
被引量:10
3
杨雪松,何艳秋.
松嫩平原黑土资源水土流失及综合治理措施[J]
.水利科技与经济,2007,13(7):489-489.
被引量:3
4
朱蓉晖,姚辉成.
保护黑土资源 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J]
.时代经贸(下旬),2008,6(10):82-82.
被引量:3
5
谢军.
论黑土地的危机及出路[J]
.生态经济,1992,8(2):51-53.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1
1
段美惠,时小翠,王钰萱,阎炳和.
有效遏制黑土地退化的方法[J]
.黑龙江科学,2018,9(16):60-61.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3
1
贾立国,石晓华,苏亚拉其其格,秦永林,于静,陈杨,樊明寿.
我国春麦区小麦化肥有机替代潜力分析[J]
.中国农业科学,2020,53(23):4855-4865.
被引量:7
2
翟富荣,梁帅,戴慧敏.
东北黑土地地球化学调查研究进展与展望[J]
.地质与资源,2020,29(6):503-509.
被引量:13
3
胡涵清,尹梦月,沈剑波.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视角的黑土地研究现状与演变[J]
.农业展望,2022,18(11):90-95.
1
牛建国.
水土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J]
.内蒙古水利,2008(5):68-69.
2
龚元涛,吴志强,彭伟卿,揭伟,范礼君.
陕西省水土保持相关问题的研究[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27(13):150-151.
3
发改委发布《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J]
.新疆农机化,2013(6):39-39.
4
武世新,杨惠成.
安徽省江淮地区水稻旱作覆膜栽培关键技术[J]
.安徽农学通报,1998,4(2):57-58.
被引量:1
5
谭娟,汪本中,李友强,姚国亮,王伟,刘周,彭思娇,邹兵,徐晓光,董召荣.
稻草覆盖对稻田马铃薯产量的影响[J]
.中国园艺文摘,2011,27(2):28-29.
被引量:1
6
顾江涛,丁建成,高同春,马严明.
江淮地区设施蔬菜病虫害发生特点及无公害防治措施[J]
.安徽农业科学,2004,32(3):500-501.
被引量:8
7
蒋德俊.
探讨城市水土保持的对策及流失原因[J]
.建筑知识:学术刊,2011(6):130-130.
8
樊新华,孙振委,张义奇,夏彦辉,张洪燕,朱美秋.
县域农业水土资源与高效利用研究——以张北县为例[J]
.现代农业科技,2014(16):198-200.
被引量:1
9
李冉冉,郑昭佩,刘晓娜.
山东省济宁市农业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J]
.科技经济市场,2011(3):36-38.
10
廖莲美,方金花.
莲都区标准农田建设现状及对策建议[J]
.福建农业科技,2014,45(8):90-91.
被引量:1
科技传播
2011年 第1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