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清中期《仪礼》学研究旨趣及特色探析 被引量:1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从乾隆二十年到道光初年,在乾嘉汉学之风的影响之下,在凌廷堪、胡承珙、褚寅亮、张惠言、程瑶田等人的实践推动下,《仪礼》学研究焕发出新的活力,展现出新的学术态势。礼经学家从各自不同的诠释策略出发,或继续兼采汉宋,或张扬朱氏学,或尊尚郑氏学,或进行汉学考据研究,或专事礼经校勘,体现出不同于清前期的"经世致用"观。从诠释学视角看,这一时期礼经学家选择适合自身诠释策略的文献著述体式和灵活多样的诠释方法著书立说,彰显出多样化的诠释风格。从地域视角来看,礼经学家的地域分布大都聚集在苏、浙、皖等地,形成一张独特的学术网络圈,他们之间相互交流问学,促进了《仪礼》学硏究的蓬勃发展。
作者 邓声国
出处 《清史论丛》 2016年第2期190-225,共36页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

二级参考文献22

  • 1[5]徐世昌.清儒学案:卷九四,朴斋学案下[M].北京:古籍出版社,1938.
  • 2[7]徐世昌.清儒学案:卷一百零六,端临学案[M].北京:古籍出版社,1938.
  • 3[8]徐世昌.清儒学案:卷一百五十四,儆居学案下[M].北京:古籍出版社,1938.
  • 4[11]徐世昌.清儒学案:卷一百五十二,孟瞻学案[M].北京:古籍出版社,1938.
  • 5张寿安.清代扬州学派研究展望[J].汉学研究通讯,2000,(4).
  • 6[15]徐世昌.清儒学案:卷一百三十一,晓楼学案[M].北京:古籍出版社,1938.
  • 7王力.《中国语言学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5页.
  • 8.《四库全书总目》[M].中华书局,1965年.第1729页.
  • 9张鉴 等.《阮元年谱》[M].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154、166页.
  • 10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7页.

共引文献1

同被引文献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