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行仁义而羞可耻”:董仲舒复仇与名节论的道德哲学基础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董仲舒是公羊学大家,他推崇《春秋》的大复仇与名节论。觉知并践履复仇与保守名节的行为是羞耻感起作用的结果,羞耻感是道德意识。从道德哲学角度看,羞耻感作为一种道德意识,其最终根据是"仁义"。"仁义"内在于人之性命,是天之所赋。董仲舒提出"行仁义而羞可耻",认为羞耻感作为一种觉醒的道德意识,根源于"仁义"这一形上道德本体。人是"仁义"的存在,即人是道德的存在,"仁义"为其形下的现实的道德生活奠定基础。当社会失范,人们对正义之善的合理诉求得不到满足时,提倡复仇与推崇名节,因为有道德哲学作为基础而成为一种可欲的正义行为。
作者 李富强
出处 《德州学院学报》 2018年第3期86-92,共7页 Journal of Dezhou University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