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口语诗”问题综观 被引量:3

An Overview of Problems in “Colloquial Poems” since the 1980s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朦胧诗在20世纪80年代的蜕变特征之一是口语化诗歌写作的出现,早期表现为对朦胧诗的反讽与调侃,后转为对口语语感的强调与信任。从口语化诗歌的历史维度看,口语一直作为非诗的因素出现,但也不断获得融入诗的合法性。就语言本质来说,口语与书面语是一种伪对立,它们常常成为关于诗歌语言风格的不同观念之间,或者是意识形态与话语权的斗争工具。"口语诗"背后的诗学事实在于,"口语诗"的形态并不是一个真实的存在,诗歌本身就在创造书面语,诗人应该利用一切语言资源,来恢复被传统与惯例所阻断的语言及经验的生命力。
作者 李心释
机构地区 西南大学文学院
出处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01-111,共11页 Fujian Tribune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朦胧诗以来现代汉语诗歌的语言问题研究"(11BZW096)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0

二级参考文献6

  • 1艾略特.艾略特文学论文集[M].李赋宁译.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4.3-13.
  • 2H·奥特,林克,赵勇.不可言说的言说[M].北京:三联书店,1994.
  • 3周伦佑.打开肉体之门[M].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1994:293.
  • 4罗兰·巴特.写作的零度[M]//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下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458-460.
  • 5苏雪林.论朱湘的诗[EB/OL]//苏雪林.苏雪林论文集.http://www.millionbook.com/xd/s/shuxuelin/wlj/index.html.
  • 6帕斯.太阳石[M].桂林:漓江出版社,1990:262.

共引文献84

同被引文献23

引证文献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