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玉米和马铃薯间作种植对病菌孢子量影响研究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为了阐明多样性种植控制病害的机理—稀释了亲和小种的菌源量,采用玉米和马铃薯间作种植,观测玉米大、小斑病菌孢子和玉米锈病夏孢子的田间空间分布。结果表明,玉米和马铃薯混合间作与单作玉米相比,能有效地降低田间玉米大、小斑病菌和玉米锈病夏孢子的空间密度,大小斑病最高降幅为64.3%、锈病夏孢子数量最高降幅为50.7%。
作者
姜开梅
机构地区
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农业科技通讯》
2018年第6期202-204,共3页
关键词
玉米
马铃薯
间作
病菌孢子浓度
分类号
S435.13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S532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8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50
同被引文献
2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5
1
刘二明,朱有勇,肖放华,罗敏,叶华智.
水稻品种多样性混栽持续控制稻瘟病研究[J]
.中国农业科学,2003,36(2):164-168.
被引量:64
2
范桂萍.
油菜/蚕豆间作控制病虫害研究[J]
.云南农业科技,2005(6):9-12.
被引量:12
3
杨进成,杨庆华,王树明,朱有勇,李惠芬,何霞红,李作森.
小春作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试验研究初探[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3,18(2):120-124.
被引量:24
4
高卫东,戴法超.
玉米大斑病研究的新进展[J]
.植物病理学报,1993,23(3):193-195.
被引量:52
5
姜开梅,朱有勇,范静华,刘琴.
玉米和马铃薯间作种植对玉米病害的控制[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12(12):56-60.
被引量:9
二级参考文献
38
1
戴小枫,郭予元,倪汉祥,曹雅忠,叶志华.
我国农作物病虫草鼠害成灾特点与对策分析[J]
.科技导报,1997,15(1):42-45.
被引量:11
2
冉家庆.
我国立体农业经营的现状与前景[J]
.作物研究,1994,8(2):16-19.
被引量:8
3
赵桂东,刘荆,朱海波,陆代森,王维新.
夏玉米大、小斑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J]
.玉米科学,1996,4(1):74-75.
被引量:18
4
范桂萍.
油菜/蚕豆间作控制病虫害研究[J]
.云南农业科技,2005(6):9-12.
被引量:12
5
陆庆光.
持续农业的关键技术之一——IPM[J]
.世界农业,1997(2):45-46.
被引量:11
6
周建传,何建国.
玉米大,小斑病的综合防治措施[J]
.当代农业,1997(4):10-10.
被引量:3
7
江苏省农业科学研究所.麦类油菜蚕豆豌豆病虫害[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3..
8
北京农业大学.农业植物病理学[M].北京:农业出版社,1975..
9
南京农学院 江苏农学院.作物栽培学(南方本)上下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
10
方仲达.植病研究方法[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7..
共引文献
150
1
桂秀梅,董金皋.
玉米大斑病菌有性世代的研究进展[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2,25(z1):184-186.
被引量:1
2
樊江顺,文炳智,何海永,文家明,梁蓉,张慧,袁洁,杨学辉.
水稻杂糯间栽防治稻瘟病试验示范[J]
.贵州农业科学,2009,37(9):51-53.
被引量:10
3
朱有勇,HeiLeung,陈海如,王云月,汤克仁,赵学谦,周金玉,涂建华,李炎,何霞红,周江鸿,孙雁,Twng-WahMew.
利用抗病基因多样性持续控制水稻病害[J]
.中国农业科学,2004,37(6):832-839.
被引量:41
4
许艳丽,刁琢,李春杰,潘凤娟,战丽莉,田中艳,张思佳,胡新.
品种混种方式对大豆胞囊线虫控制作用[J]
.土壤与作物,2012,1(2):70-78.
被引量:3
5
袁烨,刘国华,陈立云.
作物混种研究进展[J]
.作物研究,2008,22(S1):381-385.
被引量:13
6
任金平,郭晓莉,王继春,韩润亭,刘小梅,张金花,王书杰.
水稻品种混植控制稻瘟病技术研究[J]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4,26(4):414-415.
被引量:14
7
刘云惠,张利辉,董金皋,吴国江.
玉米大斑病菌毒素的液相色谱分离及7种纯组分的活性监测[J]
.植物病理学报,2003,33(6):555-556.
被引量:3
8
肖靖秀,郑毅.
间套作系统中作物的养分吸收利用与病虫害控制[J]
.中国农学通报,2005,21(3):150-154.
被引量:58
9
白金铠,宋佐衡,陈捷,梁景颐,刘伟成,吕国忠,赵廷昌,周永力.
玉米病害的病菌变异与抗病品种选育[J]
.玉米科学,1994,2(1):67-72.
被引量:57
10
杨水英,李振轮,易龙,潘宇,祝淑俊,肖崇刚,张学昆.
产几丁质酶细菌CHB101对稻瘟病菌的抑制作用[J]
.中国农学通报,2005,21(6):312-314.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2
1
施亚南.
玉米大小斑病防治措施探讨[J]
.种子科技,2020,38(2):69-69.
被引量:2
2
沈晓强,靳彦卿,王建明,姚艳平,李卫伟,畅引东,李春花,高玉果,杨文.
芸苔素内酯与吡唑醚菌酯混施对玉米大小斑病防治效果初探[J]
.农业技术与装备,2020(12):5-6.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1
1
里里.
玉米大小斑病的识别与防治[J]
.农业科技与装备,2024(1):79-80.
1
霍高宏.
玉米主要病害的综合防治技术[J]
.农民致富之友,2018(6):118-118.
2
郑毅,孙春,胡金标.
播种期对“美玉13”在永嘉山区种植的影响[J]
.温州农业科技,2017,0(3):4-4.
3
王万通,陈国平,赵久然.
玉米新品种京科95[J]
.北京农业科学,1995,13(1):44-44.
4
石清辉.
玉米新品种多玉3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J]
.种子,2018,37(8):123-124.
被引量:1
5
张晓云,郎凤莲,李永贤,吴开贤,吴伯志.
坡地玉米马铃薯间作群体地上部垂直层化对水土流失的影响[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2(5):903-911.
被引量:6
6
陈广泉,侯梁宇,张建超,邢会琴,王泽浩,费永祥,陈占伟,秦伯颖.
河西走廊制种玉米锈病田间诊断与病原鉴定[J]
.农业科技通讯,2018(8):167-169.
被引量:3
7
谢谦,王双全,李颖,杨梅,王喜梅.
玉米锈病防治药剂筛选试验[J]
.现代农业科技,2018(10):122-122.
被引量:5
8
陈永胜.
初探玉米病虫害的发生及防治新技术[J]
.农民致富之友,2018(16):49-49.
被引量:1
农业科技通讯
2018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