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茶树组培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对茶树组织培养技术研究情况进行综述,介绍了茶树离体快繁技术、茶树组织离体保存和细胞内次生代谢产物合成的相关研究现状,以期为茶树新品种选育和改良提供参考。
作者
岳翠男
王治会
江新凤
杨普香
机构地区
江西省蚕桑茶叶研究所
出处
《蚕桑茶叶通讯》
2018年第3期27-31,共5页
Newsletter of Sericulture and Tea
基金
江西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项(JXARS-02)
江西茶树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鉴定与创新利用(20143ACF60006)
关键词
组织培养
离体保存
次生代谢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10
参考文献
17
共引文献
132
同被引文献
70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5
参考文献
17
1
吴婉婉,孙威江.
茶树组织培养研究进展[J]
.亚热带农业研究,2013,9(2):133-139.
被引量:6
2
孟令峰,齐桂年.
茶树细胞与基因工程研究进展[J]
.福建茶叶,2007,30(4):9-11.
被引量:3
3
周健,成浩,王丽鸳.
茶树组培快繁技术的优化研究[J]
.茶叶科学,2005,25(3):172-176.
被引量:32
4
黄燕芬,周国兰,赵华富.
茶子未成熟胚子叶柄离体培养诱导再生植株[J]
.贵州农业科学,2011,39(3):31-33.
被引量:6
5
刘本英,周健,许玫,唐一春,王丽鸳,成浩,张小飞,王平盛.
云南大理茶与福鼎大白茶种间杂交幼胚的组织培养及亲子鉴定[J]
.园艺学报,2008,35(5):735-740.
被引量:27
6
韦景枫,蒙先举,覃凤好,陶文丞,张声涛.
千年古茶树组培技术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15(13):12-12.
被引量:3
7
雷攀登,吴琼,徐奕鼎,王烨军,丁勇,黄建琴,廖万有,王文杰.
茶树腋芽离体培养中的褐化控制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12,28(7):190-193.
被引量:10
8
田奥磊,高俊杰,李丹丹,杨晓芳,刘建福,黄寿生,张斌.
茶树离体培养类型及其应用研究进展[J]
.河南农业科学,2017,46(5):1-7.
被引量:5
9
欧少云,陈珊,陈春兰,刘细群.
不同外源激素对清远笔架茶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J]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6):3626-3627.
被引量:7
10
姚瑶,李勇鹏,杜丽.
香樟成年态茎段组织培养的研究[J]
.河南农业科学,2014,43(12):125-127.
被引量:6
二级参考文献
210
1
马春雷,陈亮.
茶树功能基因分离克隆研究进展[J]
.分子植物育种,2006,4(z1):16-22.
被引量:22
2
欧阳华君,刘德华,王丹,黄红芳.
贮藏温度、培养基对茶籽植株再生的影响[J]
.湖南农业科学,2013(2):98-100.
被引量:1
3
高丽君,崔建华,刘风云,尹迎春.
植物次生代谢物的应用和开发[J]
.生物学通报,2004,39(7):15-17.
被引量:16
4
张娅婷,张伟.
薮北茶的组织培养[J]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4,21(5):74-76.
被引量:17
5
方祖柽.
茶树愈伤组织多倍体诱导[J]
.黄山学院学报,2004,6(6):87-87.
被引量:8
6
梁宏,王起华.
植物种质的玻璃化超低温保存[J]
.细胞生物学杂志,2005,27(1):43-45.
被引量:27
7
周带娣.
生物技术在茶树上应用的进展[J]
.茶叶通讯,1993(3):26-29.
被引量:6
8
奚彪,刘祖生.
外植体性质对茶腋芽组培快繁的影响[J]
.茶叶,1994,20(4):14-17.
被引量:22
9
成浩,王玉书,杨素娟,王立.
大量元素对茶愈伤组织生长及儿茶素累积的影响[J]
.茶叶科学,1994,14(1):31-36.
被引量:20
10
林顺权,陈振光.
枇杷原生质体培养再生植株(简报)[J]
.福建农学院学报,1994,23(1):125-126.
被引量:12
共引文献
132
1
汪安然,林开勤,鄢东海,李露露,田仁友.
吲哚丁酸对‘贵绿1号’茶树扦插生根的影响研究[J]
.贵茶,2023(4):34-39.
2
王友生.
显脉金花茶无菌体系建立及增殖培养研究[J]
.福建林业科技,2013,40(2):73-77.
被引量:10
3
赖钟雄,林莉.
山茶属植物体细胞胚胎发生研究进展[J]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3(4):471-476.
被引量:10
4
廖书娟,童华荣,吉当玲.
生物工程技术在茶学领域中的应用[J]
.福建茶叶,2005,28(2):24-26.
被引量:1
5
吕虎,华萍,余继红,蒋显猷,冷和平.
ZtNH_2-HCl和剪切力对茶叶细胞悬浮培养中茶氨酸合成的影响[J]
.西北植物学报,2005,25(7):1472-1476.
被引量:4
6
华萍,吕虎,余继红,冷和平,蒋献猷,华东.
不同培养条件对悬浮培养茶叶细胞生长及茶氨酸合成的影响[J]
.云南植物研究,2006,28(2):215-218.
被引量:5
7
曾亮,蔡利娅,黄建安,黎星辉.
茶树微繁殖技术的研究进展[J]
.福建茶叶,2006,29(1):3-6.
被引量:4
8
余继红,华东,华萍,冷和平,江绍玫,吕虎.
大规模悬浮培养茶叶细胞合成茶氨酸培养基组成优化研究[J]
.茶叶科学,2006,26(2):131-135.
被引量:9
9
王云.
不同激素配比对茶树苗组织培养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4):3312-3313.
被引量:9
10
张彦妮,高志慧,卓丽环.
复叶槭茎段诱导的愈伤组织解剖学观察[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6,34(5):38-39.
被引量:9
同被引文献
70
1
沈晓进.
昆明十里香古茶树保护与利用的探讨[J]
.西南林学院学报,2004,24(2):27-29.
被引量:12
2
姚明哲,黄海涛,余继忠,陈亮.
ISSR在茶树品种分子鉴别和亲缘关系研究中的适用性分析[J]
.茶叶科学,2005,25(2):153-157.
被引量:48
3
谭和平,徐利远,余桂蓉,杜文平,王宇星,钟昌松.
茶树种质资源ISSR分子标记初步研究[J]
.核农学报,2006,20(2):113-115.
被引量:19
4
王云.
不同激素配比对茶树苗组织培养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4):3312-3313.
被引量:9
5
李传忠.
不同插穗扦插茶苗质量差异的研究[J]
.茶叶通讯,2006,33(3):19-20.
被引量:12
6
上官新晨,郭春兰,蒋艳,沈勇根,吴少福,胡冬南.
培养基和植物激素对青钱柳茎段和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的研究[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6,28(5):678-682.
被引量:47
7
成浩,曾建明,周健,王丽鸳,常杰,葛滢,袁海波,谷保静,张小飞.
茶树种苗工厂化快速繁育技术[J]
.茶叶科学,2007,27(3):231-235.
被引量:37
8
丁力,崔立霞,卢莎,蒋昌顺.
福建茶种子胚愈伤组织诱导与增殖[J]
.龙岩学院学报,2009,27(2):73-76.
被引量:3
9
陈泽雄,刘奕清,黄登艳.
‘渝茶1号’离体培养及植株再生研究[J]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1(12):67-70.
被引量:9
10
杨盛美,唐一春,汪云刚,张俊.
茶树组织培养研究进展及其应用[J]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4):25-29.
被引量:8
引证文献
4
1
杨霏,邹瑞,张玥,杨自云,吴田.
十里香茶离体培养及再生体系研究[J]
.种子,2020,39(4):46-49.
被引量:5
2
亓峥,庞志强,蓝增全.
云南小叶种茶树叶片和茎段愈伤组织诱导及继代培养[J]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0,20(18):7206-7212.
被引量:3
3
谷美仪,宋发如,田娜,黄建安,刘仲华,刘硕谦.
茶树插穗生根率的影响因素及优化研究[J]
.茶叶通讯,2021,48(2):232-239.
被引量:4
4
任露露,张有泽,黄克林,宛晓春,张照亮,朱木兰,韦朝领.
茶树茎段不定芽高效发生体系的建立[J]
.植物学报,2023,58(2):308-315.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15
1
黄登艳,周弦,袁志强.
隋珠草莓茎尖组培快繁技术研究[J]
.湖北农业科学,2021,60(S01):62-65.
被引量:2
2
董洪雨,许丁帆,易元慧,何远秦,李得萍,刘艳军.
绒毛白蜡松散型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J]
.天津农业科学,2022,28(5):5-8.
被引量:1
3
任露露,张有泽,黄克林,宛晓春,张照亮,朱木兰,韦朝领.
茶树茎段不定芽高效发生体系的建立[J]
.植物学报,2023,58(2):308-315.
被引量:5
4
吉庆勇,疏再发,郑生宏,周慧娟,邵静娜,宁秋燕,何卫中.
29份茶树种质资源繁殖能力早期鉴定[J]
.贵州农业科学,2023,51(8):1-7.
被引量:1
5
肖辉,袁彦文,薛耀,郭飞,倪德江,王璞.
不同处理对茶树穴盘扦插插穗存活率与发芽率及3种氧化酶活性的影响[J]
.茶叶通讯,2023,50(2):176-183.
被引量:2
6
胡双玲,张强,崔清梅,梁金波,陈清华,罗鸿,戴居会,周洋.
不同处理对槠叶齐茶树插穗生根成苗的影响[J]
.中国茶叶,2023,45(9):43-46.
7
谢纯刚,刘哲,章书声,胡海涛.
手指柠檬茎段离体再生体系建立[J]
.植物学报,2023,58(6):926-934.
被引量:1
8
Shijie Lin,Zimo Wang,Hongbo Zhu,Conghui Wang,Hongfeng Wang,Dawei Zhang,Tianbing Gou,Guangdao Bao,Ye Luo,Huaijiang He,Zhonghui Zhang.
A New Micropropagation Technology of Tilia amurensis:In VitroMicropropagation of Mature Zygotic Embryos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a PlantRegeneration System[J]
.Phyto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2024,93(2):277-289.
9
尤小婷,经福林,张曼其,覃金转.
植物组织培养褐化现象的发生及防治措施[J]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24,43(2):34-39.
10
李家兴,朱俊彦,张有泽,朱木兰,陈泓蓉,任露露,刘升锐,姚明哲,韦朝领.
基于茎段外植体的茶树组培苗快繁技术研究[J]
.茶叶学报,2024,65(1):28-36.
1
卢鋆,高伟,黄璐琦.
药用植物microRNA与次生代谢产物的合成调控[J]
.中国中药杂志,2018,43(9):1806-1811.
被引量:7
2
田俊全.
生物技术在农业种植中的应用研究[J]
.中外企业家,2016(25):142-142.
3
何克勤,李刘东,吕磊,胡能兵,周玉丽,崔广荣.
甜叶菊离体保存技术研究[J]
.分子植物育种,2018,16(6):1929-1935.
被引量:6
4
范艳敏,党士坤,王文杰,王慧梅.
碳源、生长素及诱导子对木豆不定根生长和次生代谢产物合成的影响[J]
.植物研究,2018,38(3):391-398.
被引量:8
5
李英.
快速血清学检验和微生物快速培养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中的诊断应用[J]
.实用医技杂志,2018,25(8):879-880.
被引量:8
6
李玖玲.
矮壮素、脱落酸、山梨醇、丁酰肼植物生长抑制剂对马铃薯种质离体保存的影响分析[J]
.南方农机,2018,49(10):130-130.
被引量:3
7
刘修树,黄和平.
道地中药颖半夏种质胚性愈伤的离体保存[J]
.分子植物育种,2018,16(17):5752-5756.
被引量:4
8
王欢,杜凤国,兰河,李玉峰.
观果树种轮生冬青离体快繁技术[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7,45(12):27-31.
被引量:15
9
陈剑勇.
武夷山脉金线莲组培技术研究[J]
.安徽农学通报,2018,24(12):74-76.
被引量:1
10
苏云凤,岳中辉.
菊花离体快繁技术流程概述[J]
.生物学教学,2018,43(5):71-72.
蚕桑茶叶通讯
2018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