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民族魂的布施与涅——歌剧《檀香刑》中的仪式内涵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民间历史叙事模式中的神话传说元素是民族歌剧《檀香刑》的独特艺术魅力之所在。本文借用符号学的象征诠释法来分析歌剧《檀香刑》舞台道具所展现的民族文化符号内涵,通过人类学的仪式理论,并结合具体歌剧唱词,回归到题目《檀香刑》的主题内涵探索之中,即民族魂的布施与涅。
作者
孟新程
机构地区
吉林师范大学文学院中文系
出处
《艺苑》
2018年第3期50-53,共4页
FORUM OF ARTS
关键词
歌剧《檀香刑》
仪式
符号学
文化人类学
分类号
J80 [艺术—戏剧戏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2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62
同被引文献
2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4
1
陈思和.
“历史-家族”民间叙事模式的创新尝试[J]
.当代作家评论,2008(6):90-101.
被引量:33
2
程蔷.
民间叙事模式与古代戏剧[J]
.文学遗产,2000(5):98-103.
被引量:23
3
陈卓,王永兵.
论莫言新历史小说的民间叙事[J]
.当代文坛,2016(2):47-51.
被引量:9
4
为之,无.
《檀香刑》--从“奇”书到“奇”歌剧[J]
.歌剧,2017,0(8):10-14.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12
1
温儒敏.
北大生活[J]
.粤海风,2008(4):28-33.
被引量:1
2
莫言,陈薇,温金梅.《与莫言一席谈》,《莫言研究资料》,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年.
3
莫言:《我的故乡与我的小说》,孔范今、施战军主编《莫言研究资料》,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第25页,第26页.
4
莫言:《文学创作的民间资源---在苏州大学“小说家讲坛”上的讲演》,孔范今、施战军主编《莫言研究资料》,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第37页.
5
陈思和:《莫言近年小说创作的民间叙述》,孔范今、施战军主编《莫言研究资料》,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第275页,第275页.
6
莫言、王尧:《从〈红高粱〉到〈檀香刑〉》,孔范今、施战军主编《莫言研究资料》,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第50页,第44页,第53页.
7
莫言、刘颋:《我写农村是一种命定---莫言访谈录》,孔范今、施战军主编《莫言研究资料》,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第83页.
8
程光炜:《莫言与高密东北乡》,《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15年第7期.
9
陈思和.
论《秦腔》的现实主义艺术[J]
.西部(新文学)(上),2007,0(4):4-18.
被引量:14
10
温儒敏,叶诚生.
“写在历史边上”的故事——莫言小说的现代质[J]
.东岳论丛,2012,33(12):5-9.
被引量:11
共引文献
62
1
李建军.
文人、民间叙事回环转化与小说雅俗演进——以李娃故事流变为中心[J]
.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研究丛刊,2021(1):45-59.
2
范丽敏.
“张文贵传”民间叙事形态研究[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67(5):78-92.
3
骆冬青.
《红高粱家族》中叙事手法的巧妙转换[J]
.新纪实,2021(8):26-28.
4
张相宽.
从“小把戏”到“大结构”——论莫言小说叙事艺术的转向[J]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0(6):252-259.
被引量:5
5
胡中山.
论道教文化对李渔戏曲活动的影响[J]
.艺术百家,2007,23(3):36-38.
被引量:2
6
杨慧娟.
山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从《瑞普·凡·温克尔》引发的中外时空观念探究[J]
.商业文化(学术版),2007(5):113-114.
7
曹宁,李兰兰.
金庸武侠小说的民间叙事模式——以《射雕》三部曲中的复仇母题为案例[J]
.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9(5):158-161.
被引量:3
8
王德威.
狂言流言,巫言莫言——《生死疲劳》与《巫言》所引起的反思[J]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3):1-10.
被引量:34
9
罗兴萍.
文本如何细读——陈思和文学评论的特点[J]
.文艺争鸣,2009(7):93-97.
被引量:3
10
刘广远.
动物小说的寓言与现实存在的隐喻——以《生死疲劳》与《动物农场》为例[J]
.小说评论,2010(2):17-22.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2
1
孙志鸿.
论歌剧《檀香刑》的音乐创作[J]
.人民音乐,2017(10):17-22.
被引量:5
2
周爱华.
民族歌剧《檀香刑》的“戏”与“情”[J]
.艺术评论,2019,0(3):119-124.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1
1
韩慧兰馨.
中国当代歌剧艺术创作的多元化探究——以歌剧《檀香刑》为例[J]
.黄河之声,2020(18):22-23.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赵楠.
歌剧《沂蒙山》中的多维元素融合[J]
.歌剧,2021(2):92-97.
被引量:1
1
季新阳.
莫言小说《檀香刑》的熟语修辞[J]
.牡丹江大学学报,2018,27(8):92-94.
2
刘玉洁.
新媒体时代社会互动仪式面临的挑战与重构[J]
.青年记者,2018(20):9-10.
被引量:5
3
郑乔丹.
企业仪式落地的研究现状、问题与建议[J]
.社会科学前沿,2016,5(4):670-675.
4
王万立.
浅谈舞台道具的使命[J]
.艺术评鉴,2018,0(10):185-186.
被引量:2
5
吴照云,叶冠宇.
人性理论视角下的国家治理与修身[J]
.社会科学家,2017,32(11):52-57.
被引量:1
6
刘璐.
民间历史文物收藏的现状分析[J]
.东方藏品,2018,0(2):16-16.
7
张凤华.
公诉实践诠释“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以何某受贿、徇私舞弊减刑、假释案为例[J]
.中国检察官,2017(20):66-68.
8
范静静.
新媒体环境下我国工艺美术精品普及研究[J]
.美与时代(创意)(上),2018(7):54-56.
被引量:1
9
刘震寰.
新世纪以来美国动画的传承与创新[J]
.电影文学,2018(14):118-120.
被引量:1
10
马红英.
女性主义神学家伊丽莎白·舒斯勒·菲奥伦查的释经重构[J]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7,17(6):83-86.
艺苑
2018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