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和毛泽东的新诗主张,总体上确立了1949-1976年间新诗创作与新诗理论的大致走向:即要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为工农兵大众服务,诗人和文艺工作者要加强思想改造,要深入工农兵的生活,与人民群众密切结合。反映在创作上就是应该坚持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走民族化、大众化的道路,新诗要在民歌与古典诗歌的基础上发展。1950-1976年中国大陆的新诗理论研究,尽管在诸如现代格律诗建设,以及抒情诗、叙事诗理论等方面的研究有相当的成果,但受那个时代政治环境与主流意识形态影响,更多的时候是呈现出单一化、政治化的美学特征。诗人和诗歌理论家身处巨大的政治旋涡中而难以自拔,很多重要的诗学问题被搁置。但是如果我们把眼光投射到大陆以外的台湾诗坛的话,却能发现一片与大陆诗学界全然不同的景观,就整个大中华诗坛而言,这又恰恰构成与大陆新诗理论的互补。
出处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26,共26页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Stud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