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李立扬诗作中的悲剧审美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当代华裔美国诗人李立扬有如黑暗中的独行者,生命的沉痛激发他对过去的无尽追思,而正是他的回忆将痛苦的经历隔离出时间与空间的距离,以诗歌的文体表现形式将痛感升华成美感,使得读者在欣赏其作品的过程中感受生命之不可承受之重的同时产生审悲的情感变化。该文通过分析李立扬诗作中反抗超越苦难的具体表现方式——距离化:回忆蒸馏成艺术,化痛感为美感;形式化:文体特征升华情感;族裔身份探寻:壮美人生下的悲剧快感,揭露在苦痛挣扎的过程中,诗人勇于否定旧的自我,承担精神痛苦而后走向新生,这种勇敢地正视自我,纠正自我的悲剧精神,展现出一个比苦难还要坚强的灵魂,体现了人格力量的壮美。
作者 杨婧
出处 《海外英语》 2018年第13期178-180,共3页 Overseas English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

二级参考文献18

  • 1Michele Wallace, Black Macho and the Myth of the Superwoman (1978), London: Verso, 1990,p.xix.
  • 2汤显祖.《牡丹亭》之“冥誓”“回生”“硬铐”[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第160页,第172页,第253页.
  • 3李健孙 王光林译.《支那崽》[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年.第278页.
  • 4辛弃疾.《满江红·笳鼓归来》[A]..《全宋词—广选新注集评》(第3卷)[C].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440页.
  • 5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A].吕观仁注.《东坡词注》[C].长沙:岳麓书社,2005年.第21页.
  • 6汤亭亭 肖锁章译.《中国佬》[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第254页.
  • 7弗洛伊德.《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弑父者》[A].车文博主编.《弗洛伊德文集》(第7卷)[C].长春出版社,2004年.第149页.
  • 8King-kok Cheung, "Of Men and Men: Reconstructing Chinese American Masculinity," in Lucie Bemier ed, Aspects of Diaspora: Studies on North American Chinese Writers, New York: Peter Lang, 2001,pp. 121-122, p. 125, pp. 121-122, p. 141.
  • 9Elaine H. Kim, "'Such Opposite Creatures':Men and Women in Asian American Literature",in Michigan Quarterly Review, Vol. 29, No. 1(1990), p.69.
  • 10Patricia P. Chu, Assimilating Asians: Gendered Strategies of Authorship in Asian America,Durham and London: Duke University Press,2000, pp. 71-79.

共引文献15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