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肝癌实验性动物模型的研制方法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肝癌的治疗目前尚无很有效的手段,鉴于医德和伦理的约束,利用肝癌实验性动物模型开展肝癌的实验性治疗研究日益受到重视。自1934年Yoshida首先用邻位氨基偶氮甲苯(OAAT)成功地诱发了大鼠肝细胞癌,其后40~60年代,各种化学物(二乙基亚硝胺、黄曲霉毒素B_1等)诱发的及移植性大小鼠肝癌模型不断问世。70年代后期相继出现了裸鼠人肝癌移植模型的报道。我国肝癌模型的研究在50年代后期开始,60年代陆续开展了奶油黄(DAB)、亚硝胺及黄曲霉毒素饲料的诱癌实验,1978年强家模等建立了我国第1株移植性大鼠肝癌模型,1981年汤钊猷等首先将1例人肝癌标本移植于裸鼠获得成功。目前采用多种方法制做的肝癌动物模型正广泛用于各种形式的实验研究。
出处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1999年第4期60-62,共3页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 on Liver Diseases
  • 相关文献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