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通过建立4种实验性胃溃疡动物模型,观察良附丸对模型动物的防治作用,并明确其防治效果。方法:分别采用束缚-水浸应激法、幽门结扎法、醋酸涂抹法及消炎痛法复制大鼠胃溃疡模型,观察良附丸对4种模型大鼠胃组织病理变化、溃疡指数及溃疡愈合率的影响,明确良附丸对4种实验性胃溃疡大鼠的防治效果。结果:1)束缚-水浸应激模型:水模组出现溃疡,说明束缚-水浸应激型大鼠胃溃疡造模成功;与水模组比较,水良组溃疡指数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 <0. 01);水阳组溃疡指数亦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 <0. 01)。2)幽门结扎模型:幽模组出现溃疡,说明幽门结扎型大鼠胃溃疡造模成功;与幽模组比较,幽良组溃疡指数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 <0. 01);幽阳组溃疡指数亦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 <0. 01)。3)醋酸涂抹模型:醋模组出现溃疡,说明醋酸涂抹型大鼠胃溃疡造模成功;与醋模组比较,醋良组溃疡指数变化不明显,差异不显著(P> 0. 05);醋阳组溃疡指数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 <0. 01)。4)消炎痛模型:消模组出现溃疡,说明消炎痛型大鼠胃溃疡造模成功;与消模组比较,消良组溃疡指数明显升高,差异显著(P <0. 05);消阳组溃疡指数差异不显著(P> 0. 05)。结论:在良附丸抗4种实验性胃溃疡的实验中,对束缚-水浸应激型胃溃疡的疗效最好。
出处
《中医药信息》
2018年第5期9-12,共4页
Information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基金
黑龙江省博士后科研启动金资助项目(No.LBH-Q12009)
黑龙江省教育厅青年学术骨干项目(No.1253G053)
黑龙江省中医药中青年科技攻关项目(No.ZQG-034)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优秀青年教师支持计划项目(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