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水稻稻粒黑粉病发生与防治技术要点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稻粒黑粉病是水稻杂交制种的普遍性和毁灭性病害。本文通过对病害发生症状、发病影响因素和病害防治进行了阐述,为水稻稻粒黑粉病的防控提供参考。
作者
陈诚
卢代华
伏荣桃
王剑
罗曦
陈晓娟
张鸿
机构地区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出处
《四川农业科技》
2018年第8期25-26,共2页
Sichua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基金
四川省水稻创新团队项目“病虫害绿色防控岗位”
四川省财政创新提升工程(2016-JYSH-014)
关键词
稻粒黑粉病
发生症状
影响因素
防控
分类号
S435.111.4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9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32
同被引文献
1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8
1
田大成,陈宁.
稻粒黑粉病的研究与防治[J]
.种子,1989,8(1):48-51.
被引量:2
2
滕彬,李光尧,腾久生,腾树喜.
培矮64S系列组合制种稻粒黑粉病发生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J]
.种子,2002,21(6):81-81.
被引量:8
3
朱建清,周开达,陶家凤.
稻粒黑粉菌侵染水稻不育系的细胞学研究[J]
.西南农业学报,1998,11(1):67-72.
被引量:7
4
王爱军,殷得所,富蓉,盘林秀,顾思思,江波,郑爱萍.
78个水稻不育系对稻粒黑粉病的抗性评价[J]
.植物病理学报,2018,48(2):207-212.
被引量:5
5
戴雷,张道环,于立繁,王文相,叶正和,张爱芳,陈雨.
水稻粒黑粉病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2011,27(12):261-265.
被引量:7
6
黄富.
国内外稻粒黑粉病研究概况[J]
.中国农学通报,1992,8(4):20-23.
被引量:10
7
康艳琼,李勇,李开平.
杂交水稻制种稻粒黑粉病的发生特点与防治对策[J]
.杂交水稻,2010,25(2):19-21.
被引量:5
8
唐祖辉.
爱苗在杂交水稻制种中防治纹枯病和稻粒黑粉病的应用研究[J]
.杂交水稻,2016,31(1):31-32.
被引量:4
二级参考文献
39
1
陆凡,陈毓苓.
稻粒黑粉病病原菌分类地位的初步研究[J]
.江苏农业学报,1993,9(3):34-36.
被引量:1
2
王中康,欧阳秩.
稻粒黑粉菌生物学特性研究[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11(4):331-335.
被引量:9
3
潘学贤,程开禄,黄富,汪远宏,张长伟,赵学谦,邓玉琳,陈宁.
杂交稻制种粒黑粉病的侵染源及发生规律[J]
.植物保护学报,1995,22(4):289-296.
被引量:5
4
梁继农,袁树忠,丁长富,杨翔平.
稻粒黑粉病菌冬孢子萌发因素的研究[J]
.植物保护学报,1996,23(1):25-28.
被引量:5
5
龚光雄,梅林初,周卜龙.
两系培矮64S的特性及制种技术对策[J]
.湖南农业科学,1996(3):8-11.
被引量:12
6
龚光雄,周卜龙,张腊英,王旭宇,黄晓银.
两系杂交稻培矮64S×湘早籼1号制种技术初探[J]
.杂交水稻,1997,12(2):34-35.
被引量:2
7
林传光.稻粒黑粉病菌孢子萌发中的感光作用[J].植物病理学报,1955,1(2):187-190.
8
吕金超 李会荣.水稻粒黑穗病侵染的研究[J].植物病理学报,1955,1(1):87-93.
9
左震东.水稻研讨论文集[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0.
10
汪英杰.稻粒黑穗病研究[J].植物保护通讯,1955,(9):1-20.
共引文献
32
1
张志恒,董国坤.
稻粒黑粉病菌厚垣孢子休眠期的观测[J]
.浙江农业学报,1993,5(4):235-236.
被引量:1
2
张祥喜,林姗姗,邵见阳,杨志华,习平根.
水稻稻粒黑粉病为害损失测定及防治指标的研究[J]
.江西农业学报,1993,5(2):146-149.
3
黄富,潘学贤,程开禄,汪远宏,张长伟.
稻粒黑粉病病穗率与病粒率的关系及其分级标准研究[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16(1):32-34.
被引量:3
4
黄富,潘学贤,程开禄,汪远宏,张长伟.
稻粒黑粉病发生流行与气象因素的关系[J]
.西南农业学报,1995,8(A01):105-109.
被引量:3
5
黄富,潘学贤,汪远宏,程开禄,张长伟.
寄主因素对稻粒黑粉病发生危害的影响[J]
.西南农业学报,1995,8(1):53-58.
6
刘占山,任新国,李霞生,张光利.
稻粒黑粉病菌孢子萌发的影响因素试验[J]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7(3):65-67.
被引量:4
7
黎建文,唐建初.
轻度割叶对培矮64S系列组合制种稻经济性状影响的研究[J]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7):185-185.
8
刘慧.
我国稻粒黑粉病的研究进展[J]
.江西植保,2008,31(1):3-6.
被引量:6
9
陶家凤,周开达,朱建清.
稻粒黑粉菌对水稻不育系的侵染过程[J]
.西南农业学报,1998,11(2):68-72.
被引量:5
10
宋成艳,丛万彪,高云龙.
稻粒黑粉病的发生与防治[J]
.黑龙江农业科学,1999(3):33-34.
同被引文献
1
1
王爱军,江波,富蓉,王娜,殷得所,李平,张靖,郑爱萍.
水稻稻粒黑粉病病原菌鉴定及致病性测定[J]
.植物病理学报,2018,48(3):297-304.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1
1
罗成华.
杂交水稻制种稻粒黑粉病防控药剂筛选试验[J]
.种子科技,2024,42(19):4-6.
1
周素明.
水稻稻粒黑粉病的发病特点与防治措施[J]
.湖北植保,2018(4):35-36.
2
王玲.
番茄溃疡病的发生与防治[J]
.现代农村科技,2018(7):32-32.
被引量:2
3
康东岭.
水稻稻粒黑粉病综合防治措施[J]
.农民致富之友,2018,0(13):136-136.
4
沈延鑫.
杨树大苗移栽后病虫害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J]
.农技服务,2018,35(3):89-90.
被引量:1
5
王彦英,王淑,王丽萍.
妊娠期糖尿病发病影响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J]
.黑龙江医学,2018,42(8):756-757.
被引量:3
6
莫建华,梁银燕.
砂糖橘黄龙病的发生与防治[J]
.乡村科技,2018,9(21):89-90.
被引量:4
7
郑子宽.
元胡霜霉病的发生与防治试验[J]
.中草药,1983,14(7):37-38.
8
马成义.
循化县桃树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及防治[J]
.现代农业科技,2018(17):116-116.
9
俞志洲,姜凤丽,邵桂英,黄礼苗,赵苗强.
龙胆斑枯病初报[J]
.中草药,1985,16(1):36-37.
10
刘雨露.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病的影响因素研究[J]
.现代医用影像学,2018,27(3):750-751.
被引量:2
四川农业科技
2018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