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文化研究、创意批评与“电影工业美学”建构——陈旭光的影视理论及其批评实践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影视艺术和影视文化是我们这个时代占主导地位的文化形态之一,它广泛反映我们缤纷的社会现实,呈现这个时代人们的心灵生活,也塑造或影响着人们的精神世界和价值观念。因此,对当代影视艺术和影视文化展开积极批评的第十位缪斯——影视批评家,他们的批评理论、批评方法、批评策略也必将深刻影响当下文化建设和人们对置身其中世界的认知。
作者
郭涛
机构地区
北京市艺术研究所
出处
《长江文艺评论》
2018年第3期93-99,共7页
Changjiang Literature and Art Review
关键词
批评实践
影视理论
文化研究
电影工业
陈旭
美学
创意
影视文化
分类号
J90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1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402
同被引文献
22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4
参考文献
6
1
陈旭光.
“创意”制胜与“国家形象”的重建[J]
.当代电影,2009(11):34-38.
被引量:15
2
陈旭光,张立娜.
电影工业美学原则与创作实现[J]
.电影艺术,2018(1):99-105.
被引量:114
3
陈旭光.
新时代 新力量 新美学——当下“新力量”导演群体及其“工业美学”建构[J]
.当代电影,2018(1):30-38.
被引量:148
4
陈旭光.
新时代中国电影的“工业美学”:阐释与建构[J]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8,0(1):18-22.
被引量:109
5
张江.
文学理论的未来[J]
.社会科学辑刊,2015(6):177-183.
被引量:7
6
陈旭光.
中国新主流电影大片:阐释与建构[J]
.艺术百家,2017,33(5):13-21.
被引量:125
二级参考文献
41
1
黄子平,陈平原,钱理群.
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J]
.文学评论,1985(5):3-14.
被引量:450
2
马宁.
新主流电影:对国产电影的一个建议[J]
.当代电影,1999(4):4-16.
被引量:146
3
陆川.
体制中的作者:新好莱坞背景下的科波技研究(上)[J]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1998(3):75-103.
被引量:18
4
金元浦.
创意产业与中国电影[J]
.电影艺术,2006(3):4-10.
被引量:70
5
刘藩.
创意产业视野中的主流商业电影叙事策略[J]
.电影艺术,2006(3):15-20.
被引量:22
6
约翰·哈特里,意娜(译),张爱华(校).
创意产业[J]
.电影艺术,2006(5):113-118.
被引量:13
7
[美]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文学讲稿》,申慧辉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129页.
8
专题栏目“《建国大业》诞生记”[J].三联生活周刊,2009,.
9
《韩三平谈《<建国大业>》[J].三联生活周刊,2009,:58-58.
10
路易斯·贾内梯.《认识电影》,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年版,第170页.
共引文献
402
1
何苏六,韩飞.
创作模式与制播产出:2018年中国纪录电影观察[J]
.中国新闻传播研究,2019(5):131-146.
2
张文东,姜翼飞.
论新世纪主旋律电影美学结构的“本土化”[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2,44(11):98-103.
被引量:1
3
康思齐,张聪.
电影工业美学视域下主旋律网络电影的差异化发展路径研究[J]
.山东艺术,2024(3):52-67.
被引量:1
4
陈旭光,张明浩.
中国电视剧史写作的“整体观”意识、“中层理论”实践及范式创新——评范志忠教授著《中国电视剧创作发展史论》[J]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22(2):406-416.
被引量:1
5
黄彦茜.
从摩登女郎、劳动妇女到新时期女性——试论中国电影中现代女性形象的历史演变与类型分化[J]
.华中学术,2022(3):210-217.
被引量:1
6
姚灵.
空间的维度:新主流场域下城市边缘群像的缝合机制[J]
.电影新作,2020(2):19-22.
被引量:2
7
申朝晖.
体制内作者的身份认同与学院派导演的艺术表达——曹保平导演创作论[J]
.未来传播,2021,28(1):92-98.
8
李卉,陈旭光.
论新力量导演的产业化生存——中国电影导演“新力量”系列研究[J]
.未来传播,2021,28(1):85-91.
被引量:6
9
王旭智.
新时代背景下新主流电影思政育人功能探究[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23,39(2):16-21.
10
李玥阳.
电影工业美学——中国电影文化批评的转向[J]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20,0(1):31-38.
被引量:10
同被引文献
22
1
李泽厚.
谈技术美学[J]
.文艺研究,1986(6):4-5.
被引量:31
2
张立娜.
“开心麻花”:喜剧电影的“工业美学”实践与话语建构[J]
.电影新作,2018(4):63-68.
被引量:6
3
高原.
《妖猫传》:“工业追求”与“作者表达”的冲突[J]
.电影新作,2018(4):69-76.
被引量:2
4
陈旭光,张立娜.
电影工业美学原则与创作实现[J]
.电影艺术,2018(1):99-105.
被引量:114
5
饶曙光,李国聪.
“重工业电影”及其美学:理论与实践[J]
.当代电影,2018(4):102-108.
被引量:44
6
陈旭光.
新时代中国电影的“工业美学”:阐释与建构[J]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8,0(1):18-22.
被引量:109
7
郭涛.
技术美学视域中的电影工业美学[J]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8,0(4):109-114.
被引量:21
8
李建强.
改革开放,续写新篇——2018年中国电影理论批评发展报告[J]
.电影新作,2019(2):17-24.
被引量:1
9
陈旭光.
论“电影工业美学”的现实由来、理论资源与体系建构[J]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6(1):32-43.
被引量:130
10
刘强.
中国新主流大片“电影工业美学”的建构与思辨[J]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6(1):51-62.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2
1
陈林侠.
“电影工业美学”的学理、现实依据及其愿景[J]
.艺术百家,2020,36(2):68-73.
被引量:13
2
陈艺.
电影工业美学研究文献综述[J]
.中国市场,2020(34):58-59.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14
1
陈林侠.
球又回到了叙事电影的脚下——吸引力电影与当下中国电影发展的理论愿景[J]
.电影新作,2020(5):4-12.
被引量:6
2
陈旭光,李立.
“电影工业美学”争鸣的理论价值[J]
.中国文艺评论,2020(7):57-66.
被引量:7
3
李建强.
应对变局 开创新局——2020年中国电影理论批评发展报告[J]
.电影新作,2021(1):20-31.
被引量:5
4
陈旭光.
论作为中国学术话语体系的电影工业美学[J]
.艺术评论,2021(3):34-43.
被引量:14
5
陈旭光,李立.
美学本色、工业底色和时代特色--再论“电影工业美学”兼回应陈林侠先生[J]
.艺术百家,2021,37(2):141-146.
被引量:3
6
乔慧.
2010年以来中国电影理论批评体系构建概况综述[J]
.中国电影市场,2021(10):27-34.
7
朱晓军.
“电影工业美学”建构的愿景与困境[J]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22(4):121-128.
被引量:12
8
袁一民.
对中国电影工业美学理论起源和现实依据的再思考[J]
.中国文艺评论,2022(9):97-106.
被引量:2
9
蓝长龙.
当代中国电影三大前沿理论研究的文献述评[J]
.电影文学,2023(1):46-51.
被引量:1
10
赵卫防,杨洲.
理论旅行与理论的再生产:再探电影工业美学的建构[J]
.未来传播,2023,30(2):116-122.
被引量:2
1
陈旭光.
改革开放后中国电影主流文化的变迁[J]
.艺术教育,2018(11):9-9.
被引量:1
2
董雨睛,裴震听.
寻找范冰冰[J]
.财经天下,2018,0(17):17-22.
3
周学麟,陈旭光.
关于类型电影与艺术电影的对话[J]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8(2):28-35.
被引量:3
4
康赫.
纠缠不休的两个人 影像札记之四[J]
.上海文化,2018(9):88-94.
5
王璐.
走向跨学科研究与世界文学建构的文学伦理学批评--“第八届文学伦理学批评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
.外国文学研究,2018,40(4):171-176.
6
黄环宇.
浅析图像学对陈和西油画风景的影响[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18):62-62.
7
迟子建称故乡的分量之于我就如血液一样[J]
.文学教育,2018,0(22):190-190.
8
彭岚,施莉.
口碑传播的动态特征及对电影票房的影响效应[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39(8):106-113.
被引量:12
9
陈朗.
“文化批评”的教与学——以葛兰西为例[J]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8,36(4):71-75.
10
薛征.
符号与临床:德勒兹的影像批评理论[J]
.文艺争鸣,2018(8):99-103.
被引量:1
长江文艺评论
2018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