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微传播时代的手机摄影:被机械复制的“微”情感 被引量:1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手机摄影照片与传统相机照片的差距正在快速缩小。在消费级领域,众多消费级摄影产品已经逐步被市场边缘化,取而代之的是更加方便的手机相机和众多智能化的摄影APP。此外,社交媒体分享和云存储的出现让"洗照片然后装相册珍藏起来"这一动作不再成为必需。不得不注意的是,同质化趋势日益严重的摄影APP正在逐渐抹掉人们对于传统相机作品的审美记忆。但与此同时,照片分享这种"微叙事"中透露出的个人情感也在社交媒体这样的线上公共场所得以表达,而这些情感的表达方式与传统相机照片情感的呈现方式又有着很多相同与不同之处。本文主要探讨的就是手机照片即时分享背后的用户心理与手机照片所传达出的情感特征及这些情感的产生机理。
作者 习彦哲
出处 《戏剧之家》 2018年第25期75-77,共3页 Home Drama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5

二级参考文献21

  • 1赵国新.情感结构[J].外国文学,2002(5):79-84. 被引量:40
  • 2[美]乔纳森·特纳,简·斯戴兹著.《情感社会学》,孙俊才,文军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8页.
  • 3[美]彼得·M·布劳.《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427页.
  • 4索利斯.互联网思维:传统商业的终结与重塑[M].周雷,廖文俊,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4:98.
  • 5道格拉斯·凯尔纳.媒介奇观--当代美国社会文化透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231.
  • 6《摄影大纲:小引》.《黑白影刊:陈,卢二次影展专号》,1936年.
  • 7陈传霖.《论小型相机》.《飞鹰》,1937年第17期.
  • 8http://www.madbrief.com/archives/17093,《2014年Q4全球广告市场预测报告》,实力传播,2014年12月9日.
  • 9嵇石等:《在大学谁也不会压制学术批评》,《南方都市报》,2015年9月23日A19版.
  • 10[美]罗格·梅:《人的自我寻求》,郭本禹、方红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9、72页.

共引文献73

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