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心理空间范畴与语言生成机制 被引量:8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20世纪50到70年代,欧美学界风起云涌、精英学者新见迭出,理论范式密集呈现,学派林立,形成了人文学科发展极为重要的时期。其宏大格局的征象为西方哲学继认识论转向、语言转向之后完成了以体验哲学为代表的认知转向,此转向作为两代认知科学认知革命的分水岭,推动了以第二代认知科学为理论基础的认知语言学的诞生。
作者 祝克懿
机构地区 复旦大学中文系
出处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8年第5期130-134,共5页 Journal of Tianjin Foreign Studies University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外语修辞能力及其标准研究"(16CYY063)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

二级参考文献4

  • 1Joseph Needham.Science and Civilization in China[]..1965
  • 2Chang Tung-sun.’’ A Chinese philosopher’’s theory of knowledge’’[].Our Language and Our World.1959
  • 3Hayakawa S.I.’’,What is meant by Aristotelian structure in language’’[].LanguageMeaning and Maturity.1959
  • 4龚兆华.本维尼斯特论诗歌语言与日常语言之别[J].当代修辞学,2016(6):50-60. 被引量:3

共引文献92

同被引文献90

二级引证文献40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