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西汉经学阴阳灾异思想探源 被引量:5

The Ideological Source of Yin-Yang Disaster of Confucian Classics in the Western Han Dynasty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儒家经学在西汉中后期发生了学术性格上的巨大转变,即经学的阴阳五行化。在此背景下,儒生们纷纷结合经典来谈论灾异问题,创立了诸如《春秋》公羊灾异说、《易》阴阳灾异论、《齐诗》"四始五际"说、《洪范五行》灾异论等多种形态的经学阴阳灾异思想。这些新思想并不符合孔门一贯的宗旨,与汉初诸儒坚守的儒学传统也存在巨大的差异。然而它们一经系统地提出,却很快赢得了儒学团体内部乃至帝国官僚系统的共同承认,并长期被奉为官方意识形态。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十分复杂的,灾异思想悠久而丰富的理论来源、西汉政权合法性论证的需要、儒生们对君权膨胀的警惕、元成以后相对自由与宽松的学术政治氛围、以阴阳五行为框架的知识体系的"科学性"与强大解释力等,共同构成了西汉经学灾异思潮倾动一时的历史根源与现实契机。
作者 冯鹏
出处 《孔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19-128,共10页 Confucius Studies
  • 相关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41

  • 1论语[M].北京:中华书局,1955.
  • 2.尚书[M].北京:中华书局,1982..
  • 3《汉书》,(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1081页.
  • 4《张舜徽集·汉书艺文志通释》,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78页.
  • 5《卦议》.
  • 6《汉书·楚元王传》,1932-1947页.
  • 7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李维武编.《徐复观文集》第三卷,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7,48页.
  • 8谢自强.《(论语·学而)“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说》[J].香港人文杂志,2006,(148).
  • 9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上海,上海书店,1983年影印本,第49页.
  • 10史绳祖.《学斋占毕》卷二“与命与仁别句”条.

共引文献8

同被引文献24

引证文献5

二级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