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民族识别对新中国民族关系的意义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我国的民族识别工作,是基于当时我国各民族的实际情况,在中国化的斯大林民族概念的指导下开展的。本文对民族识别工作进行回顾,可以认识到其对新中国民族关系的重要意义。民族识别的重要意义,在于为新中国民族政策的制定和实行、民族工作的开展创造了条件,以及在新中国民族关系的建立和发展中起着基础性作用。
作者
余丽
机构地区
西南民族大学
出处
《戏剧之家》
2018年第26期214-215,共2页
Home Drama
关键词
民族识别
新中国民族关系
意义
分类号
D633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4
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127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0
1
黄淑娉.
民族识别及其理论意义[J]
.中国社会科学,1989(1):107-116.
被引量:30
2
王希恩.
中国民族识别的依据[J]
.民族研究,2010(5):1-15.
被引量:38
3
马戎.
中国的民族问题与20世纪50年代的“民族识别”[J]
.西北民族研究,2012(3):13-28.
被引量:32
4
胡鸿保,张丽梅.
民族识别原则的变化与民族人口[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4):9-13.
被引量:9
5
李绍明,彭文斌.
本土化的中国民族识别--李绍明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讲座(一)[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0(12):29-33.
被引量:10
6
李良品.
近六十年我国民族识别研究述评[J]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8(6):32-37.
被引量:4
7
祁进玉.
中国的民族识别及其理论构建[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7(2):5-12.
被引量:8
8
王宗礼.
新中国成立以来民族关系发展的回顾与思考[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7(1):59-65.
被引量:3
9
查干巴拉,公铭.
试论新中国民族关系主体理论的发展[J]
.黑龙江民族丛刊,2012(4):45-48.
被引量:1
10
崔明德.
对中国民族关系的十点认识[J]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26(3):67-77.
被引量:16
二级参考文献
74
1
王兰永.
“民族识别”的两个问题刍议[J]
.江苏社会科学,2007(S1):56-58.
被引量:4
2
李绍明.
我国民族识别的回顾与前瞻[J]
.思想战线,1998,24(1):31-36.
被引量:23
3
牙含章.
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庆祝建国三十五周年[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11(3):37-38.
被引量:5
4
费孝通.
关于我国民族的识别问题[J]
.中国社会科学,1980(1):147-162.
被引量:456
5
顾学津.
民族心理素质在民族识别中的作用[J]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6(1):102-104.
被引量:6
6
费孝通.
简述我的民族研究经历和思考[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34(2):5-13.
被引量:268
7
黄淑娉.
民族识别及其理论意义[J]
.中国社会科学,1989(1):107-116.
被引量:30
8
林声.
论“两个离不开”的内涵与外延[J]
.新疆社会科学,1991(1):28-32.
被引量:1
9
廖朝隆.
坚持实事求是原则,搞好民族识别工作[J]
.贵州民族研究,1985,5(1):172-177.
被引量:2
10
林耀华.
中国西南地区的民族识别[J]
.云南社会科学,1984(2):1-5.
被引量:35
共引文献
127
1
杨须爱.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概念和民族理论概念体系的演进脉络[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50(3):43-57.
被引量:1
2
纳日碧力戈,左振廷.
三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0(1):5-11.
被引量:16
3
王俊.
城市边缘散居民族认同研究——昆明西郊白族的案例[J]
.西南边疆民族研究,2020(1).
4
马丹丹.
村民日志与艺术人类学未完成的实验[J]
.民族论坛,2019(3):105-112.
被引量:3
5
蒙祥忠.
费孝通对贵州民族研究工作的贡献及当代意义[J]
.贵州民族研究,2021,42(2):163-169.
被引量:1
6
于海涛,金盛华.
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观及其影响因素[J]
.教育学术月刊,2015(5):82-88.
被引量:2
7
龚永辉.
论和谐而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概念[J]
.广西民族研究,2005(3):10-23.
被引量:20
8
覃德清.
瓯骆族裔—壮侗语民族的族群记忆与人文重建[J]
.广西民族研究,2005(3):81-88.
被引量:13
9
罗勇.
文化与认同——兼论海外客家人的寻根意识[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7(2):191-195.
被引量:13
10
董学荣,罗维萍.
对基诺族文化保护的反思[J]
.内蒙古社会科学,2008,29(3):94-99.
被引量:3
1
张利明,姚闳耀.
对我国民族识别工作的反思[J]
.科教导刊,2017(10):155-156.
2
范祥锐.
西南民族大学博物馆 文革前少数民族生活场景图片[J]
.民族学刊,2017,8(4).
3
杨雄.
浅谈恢复改正民族成份的缘由和依据[J]
.大理大学学报,1988(2):86-89.
4
吉则利布.
从事乡巴佬文化也挺光荣挺自豪[J]
.凉山文学,2018,0(3):132-136.
5
吉林公交.
吉林公交完成“吉马赛”运营保障工作[J]
.人民公交,2018,0(7):16-16.
6
李娅利.
论地州市公共图书馆跨界合作开展阅读推广之探索——基于保山市图书馆的个案研究[J]
.保山学院学报,2018,37(4):104-108.
被引量:4
7
刘亦师.
民族政策的空间转译:民族文化宫的建造与“十年来民族工作展览”[J]
.中国博物馆,2017(2):14-21.
被引量:2
8
刘亦师.
建构与呈现:民族文化宫与民族饭店建设史料汇论[J]
.建筑创作,2017,0(4):6-35.
被引量:1
9
安守春,张效娟,马福兰,段新文.
东乡族研究现状概述[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40(3):48-52.
被引量:3
10
刘灵坪.
传说文本与历史记忆:明清时期洱海地区白族的族群认同及其历史变迁[J]
.思想战线,2018,0(5):11-21.
被引量:5
戏剧之家
2018年 第2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