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法治教育应关注隐性课程的“间接性”与“引导性”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叶飞在《中国教育学刊》2018年第3期上撰文指出,显性化、知性化的法治教育课程,往往过于强调法律知识的专门化、学科化和条文化,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法律知识,很难有主体性的情感投入、思维投入和行动投入。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在情感上难免对这种显性知识的传授产生逆反心理,最终导致法治教育低效乃至无效。与此相反,法治教育的隐性课程所强调的是法治教育过程的“间接性”和“引导性”,它并不认同显性课程机制的直接知识教学和强制灌输。
作者 叶飞
出处 《福建教育》 2018年第22期6-6,共1页
  • 相关文献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