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农田防护林防护效益研究综述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农田防护林有助于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以及农业生产,对生态安全与人类生存环境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阐述了农田防护林的定义和作用,综述了防护林发展历史,分析了防护林研究现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论述了其发展趋势,以期为农田防护林建设提供参考。
作者
吴鹤吟
张淑艳
机构地区
内蒙古民族大学农学院
通辽市森林公安局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19期177-178,182,共3页
Moder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关键词
农田防护林
作用
发展历史
研究现状
存在的问题
发展趋势
分类号
S727.2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40
参考文献
26
共引文献
315
同被引文献
60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5
参考文献
26
1
朱教君,姜凤岐,范志平,周新华.
林带空间配置与布局优化研究[J]
.应用生态学报,2003,14(8):1205-1212.
被引量:51
2
董莉莉,于雷,韩素梅.
我国农田防护林研究进展[J]
.西南林学院学报,2011,31(4):89-93.
被引量:16
3
范志平,宋轩,孔正红,曾德慧,关文彬,姜凤岐,林鹤鸣.
农田防护林多样性结构配置方式研究[J]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04,38(1):73-76.
被引量:12
4
赵燕,王利滨,崔琳,毕广有.
农田防护林研究现状和展望[J]
.防护林科技,2016,29(9):78-79.
被引量:5
5
赵凌泉,肖立国,王立刚,赵岭.
防护林科学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J]
.防护林科技,2000,13(2):85-87.
被引量:9
6
慕长龙,龚固堂,陈秀明,陈国先.
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四川林业科技,2001,22(4):50-54.
被引量:20
7
张劲松,孟平,宋兆民,高峻.
我国平原农区复合农林业小气候效应研究概述[J]
.中国农业气象,2004,25(3):52-55.
被引量:26
8
郭学斌.
影响农田防护林防风效益的主导因子探讨[J]
.山西林业科技,2000,29(2):5-9.
被引量:7
9
关德新,朱廷曜,邢云鹏,陈志骞.
辽北平原防护林体系区域性防风效应的地转偏差分析[J]
.应用生态学报,2001,12(1):23-26.
被引量:7
10
李锋瑞,张华,赵丽娅,伏乾科.
科尔沁沙地人工杨树(Populus simonii)林生态防风效应研究[J]
.水土保持学报,2003,17(2):62-66.
被引量:15
二级参考文献
140
1
冯季昌,姜杰.
论科尔沁沙地的历史变迁[J]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6,11(4):105-120.
被引量:17
2
高志义.
我国防护林建设与防护林学的发展[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7,19(S1):67-73.
被引量:14
3
朱廷曜,关德新,吴家兵,金昌杰.
论林带防风效应结构参数及其应用[J]
.林业科学,2004,40(4):9-14.
被引量:36
4
樊巍,高喜荣.
林草牧复合系统研究进展[J]
.林业科学研究,2004,17(4):519-524.
被引量:27
5
朱教君,姜凤岐,范志平,刘铁刚.
黄土高原剌槐水土保持林防护成熟与更新研究[J]
.生态学杂志,2004,23(5):1-6.
被引量:7
6
张劲松,孟平,宋兆民,高峻.
我国平原农区复合农林业小气候效应研究概述[J]
.中国农业气象,2004,25(3):52-55.
被引量:26
7
沈照仁.
从美国大草原防护林工程应借鉴什么?(三)[J]
.世界林业动态,2004(30):4-7.
被引量:1
8
王永魁.
辽宁省西北部土地沙化过程及防治途径[J]
.辽宁林业科技,1993(4):51-54.
被引量:2
9
朱廷曜,周广胜.
农牧防护林网区域性防风效应及评价模型[J]
.林业科学,1993,29(6):509-514.
被引量:11
10
周长瑞,李永新,马承明,孙渔稼,姜秀芬,刘盛芳.
山东省平原林业的战略地位[J]
.山东林业科技,1993,23(4):4-8.
被引量:2
共引文献
315
1
桑丁松毛.
青海地区林草生态系统多样性研究[J]
.新农民,2024(25):105-107.
2
张瑜忠,王立,徐先英,刘虎俊,牛丹妮,张颢译.
河西走廊公众对防护林认知及影响因素分析[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2,36(9):98-105.
3
孙玉娟,付静,张伟庆.
牡丹江西部农田防护林生态效益研究[J]
.林业勘查设计,2009(3):33-35.
4
周月,徐亮,杨立,赵许朋,汤绍虎.
外源ALA对盐胁迫下豌豆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7(8):111-115.
被引量:8
5
刘璨,于法稳,任鸿昌,薛同良,吴水荣.
平原林业生态效率测算与分析——以江苏省淮安市为例[J]
.中国农村经济,2004(6):47-53.
被引量:16
6
张劲松,孟平,宋兆民,高峻.
我国平原农区复合农林业小气候效应研究概述[J]
.中国农业气象,2004,25(3):52-55.
被引量:26
7
加强党建 反腐保廉——西安交通大学纪委、监察处工作掠影[J]
.党风廉政(陕西),2002(7):46-46.
8
刘璨.
1978—2001年我国平原林业对农业的贡献测算与分析——以江苏省淮安市为例[J]
.中国软科学,2004(7):45-52.
被引量:7
9
张建锋,邢尚军,孙启祥,郗金标,宋玉民.
黄河三角洲重盐碱地白刺造林技术的研究[J]
.水土保持学报,2004,18(6):144-147.
被引量:23
10
周映梅.
退耕还林(草)工程效益监测与评估技术[J]
.草业科学,2005,22(1):12-14.
被引量:7
同被引文献
60
1
常学向,赵文智.
荒漠绿洲农田防护树种二白杨生长季节树干液流的变化[J]
.生态学报,2004,24(7):1436-1441.
被引量:44
2
何志斌,赵文智,屈连宝.
黑河中游绿洲防护林的防护效应分析[J]
.生态学杂志,2005,24(1):79-82.
被引量:19
3
宋兆民,孟平.
中国农林业的结构与模式[J]
.世界林业研究,1993,6(5):77-82.
被引量:29
4
刘康,陈一鹗.
农田防护林效益及其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J]
.水土保持通报,1993,13(5):39-43.
被引量:9
5
封斌,高保山,麻保林,符亚儒,杨伟.
陕北榆林风沙区农田防护林结构配置与效益研究[J]
.西北林学院学报,2005,20(1):118-124.
被引量:34
6
尹家锋,朱世清,杨佐琴,吴具才.
林草间种对保持水土效益的研究[J]
.林业科技,1994,19(2):17-18.
被引量:7
7
周新华,孙中伟.
试论林网在景观中布局的宏观度量与评价[J]
.生态学报,1994,14(1):24-31.
被引量:33
8
姜凤岐,周新华,付梦华,朱教君,林鹤鸣.
林带疏透度模型及其应用[J]
.应用生态学报,1994,5(3):251-255.
被引量:36
9
刘钰华.
新疆绿洲防护林体系[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1995,9(4):187-192.
被引量:8
10
胡自治.
世界人工草地及其分类现状[J]
.国外畜牧学(草原与牧草),1995(2):1-8.
被引量:28
引证文献
4
1
叶毛毛.
浅谈榆阳区核桃引种栽培试验及技术要点[J]
.花卉,2019,0(14):16-16.
被引量:1
2
邹鑫,朱习爱,陈春峰,刘文杰.
农林复合系统的水土保持效益[J]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42(2):382-392.
被引量:13
3
吕王亦庄,赵文智.
河西走廊酒泉绿洲农田防护林格局与结构[J]
.中国沙漠,2023,43(6):237-245.
被引量:1
4
徐梅梅,朱晓峰.
新时期防护林建设中林业工程技术的创新应用[J]
.现代园艺,2025,48(1):174-176.
二级引证文献
15
1
厉静文,Dosmanbetov D A,郭浩,辛智鸣,刘朋飞,刘明虎.
不同配置乔灌混交林防风效益的风洞试验[J]
.农业工程学报,2020,36(11):95-102.
被引量:5
2
李志忠.
我国旱区节水林业体系建设探讨[J]
.花卉,2021(4):222-223.
3
连亚妮,杨可伟,牟洪香,李春友.
农田防护林系统植物水分利用效率研究[J]
.林业与生态科学,2021,36(3):229-235.
被引量:2
4
邹松言,付婧懿,邸楠,王烨,席本野.
宽窄行栽植模式下三倍体毛白杨−小麦复合系统的细根分布及形态特征[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21,43(10):73-80.
被引量:1
5
赵敏,齐广平,蔡玲惠,赖桑迪,王金恒,王建军.
水分调控与种植模式对枸杞生长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
.农业工程,2021,11(8):75-81.
被引量:4
6
刘璞,龚娟,李娟.
农业引种类科技查新项目新颖性判断初探[J]
.甘肃科技,2021,37(19):106-107.
被引量:4
7
谭凯亮,苏远航,刘滨辉.
林带对黑土坡耕地土壤团聚体组成及稳定性的影响[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2,50(3):93-98.
被引量:3
8
石伟,武志涛.
基于GIS的区域水土保持成果可视化系统设计与应用[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22,39(4):84-89.
被引量:4
9
李颖,杨宁,李开宇,马凤江,冯良山,魏忠平,郭铭,肖继兵.
农林(草)复合种植阻控坡地水土流失研究进展[J]
.辽宁林业科技,2022(2):54-58.
被引量:1
10
王荣嘉,张建锋.
植被缓冲带在水源地面源污染治理中的作用[J]
.土壤通报,2022,53(4):981-988.
被引量:6
1
锁必龙.
平原农区农田防护林综合效益小议[J]
.花卉,2018,0(12):243-244.
2
汶满林,郑红侠.
宝鸡市农田防护林建设的思考[J]
.防护林科技,2018,31(8):60-60.
被引量:1
3
薛占武,赵兴秋.
浅析义县农田防护林建设[J]
.防护林科技,2018,31(6):78-78.
4
毛朝盛.
农田防护林营造技术[J]
.花卉,2018,0(12):236-237.
被引量:1
5
樊友庆,余科,简文星.
模糊分析法在边坡生态防护上的优化选择[J]
.江西公路科技,2017,0(B10):148-152.
6
高建利,张小刚.
对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灌木林发展的思考[J]
.林业资源管理,2018(4):1-5.
被引量:11
7
任正海.
关于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经济活力的问题思考核心探索[J]
.花卉,2018,0(20):272-272.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 第1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