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蚕桑改良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抗战时期,边区政府多措并举,对原本孱弱的边区蚕桑生产进行了有史以来首次全面系统的改造提升。其主要内容大约为四:培育桑树,优选桑种;改良蚕种和养蚕方法;提高茧价,规定养蚕收入不征公粮,刺激农户养蚕热情;举办训练班,培养育蚕技术人员。在养蚕"新法"的推行过程中,边区政府和农技人员因地制宜,采取了典型示范、由点到面的渐进方式。此次改良运动,不仅加快了边区蚕桑业自身的恢复和发展,为边区民生开一富源,同时也带动了其他行业的发展。从长远看,也为此后陕北蚕桑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作者 张杰
出处 《农业考古》 2017年第6期95-100,共6页 Agricultural Archaeology
基金 陕西科技大学博士科研启动经费项目资助(项目编号:2016BJ-64)
  • 相关文献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