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留守儿童的行为意义:一种“尚未实现的希望之梦” 被引量:1

The Behavioral Significance of Left-behind Children:A “Hope to be Fulfilled”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父母亲身陪伴的"缺位",使得留守儿童不堪忍受孤独与无助感的折磨,由此萌发了希望之"梦"。爱的缺失、安全感以及归属感的流失三者构成留守儿童的"尚未的匮乏存在"。"尚未的匮乏存在"是催生留守儿童希望之"梦"的关键因素,留守儿童的希望之"梦"意在消除"尚未的匮乏存在"之状态和寻求来自于父母、教师和同伴的关爱与支持,为使希望之"梦"如期实现,他们进行了诸多尝试,包括一系列的反常行为。就希望之"梦"本身而言,并不存在对错之分,留守儿童心怀希望并迫切渴望得到满足。因此,处于教育情境中的教育者当采取行动,诸如切中留守儿童的行为意义,转变以往对留守儿童的错误认知以及给予留守儿童关注和支持,并引导学生营造一个充满爱的集体氛围以回应留守儿童的希望之"梦"。
作者 郑蕊
出处 《教育导刊(上半月)》 2018年第10期9-14,共6页 Journal of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

二级参考文献2

  • 1马克斯.范梅南.教育机智:教育智慧意蕴[M].李树英,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7.
  • 2马克斯·范梅南.宋广文等译.生活体验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9-14.38.135-136.13.

共引文献30

同被引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