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浅论纳西族东巴文化的发展保护传承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经过五千年的传承形成了丰富的文化,其中纳西族东巴文化是当前备受学者研究的内容之一,且在几代学者的不断努力下,东巴文化已经从隐学逐渐走向了显学。然而,伴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纳西族东巴文化在全球化浪潮下受到影响,甚至呈现出消亡的趋势。对此,我们需要在新时期加强研究,做好对纳西族东巴文化的发展保护与传承。
作者
李晓红
机构地区
丽江市博物院
出处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8年第16期78-79,共2页
Identification and Appreciation to Cultural Relics
关键词
纳西族
东巴文化
保护
传承
分类号
H257 [语言文字—少数民族语言]
G127 [文化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9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13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2
1
张毅.
试论纳西族东巴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以俄亚大村纳西族乡为个案[J]
.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23(4):8-12.
被引量:1
2
田里,光映炯.
旅游展演与活态保护的互动与发展路径——以云南纳西族东巴文化为例[J]
.广东社会科学,2015(5):194-201.
被引量:7
二级参考文献
19
1
杨福泉.
论少数民族本土文化传人的培养——以纳西族的东巴为个案[J]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2(3):66-71.
被引量:11
2
[加].Bob Mckercher.《文化旅游与文化遗产管理》,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
方国瑜:《纳西象形文字谱》,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2页.
4
董作宾:《从么些文看甲骨文》,载李霖灿《么些研究论文集》,台北·台湾故宫博物院,1984年版.
5
郭大烈.纳西学论集[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
6
郭大烈,杨世光.东巴文化论[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
7
赵心愚等.《西南民族地区面具文化与保护利用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12年.
8
和树荣.《迪庆州三坝吴树湾传承东巴文化纪实》,http://biog.sina.com.cn/s/blog-4d28fSl60100j6np.html,下载时间:2015年3月10日.
9
玉水寨网站,网址:http://www.yushuizhai.com/a.bout/?8.html,下载时间:2015年3月20日.
10
裴攀.《集体记忆下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保护路径探析——以井冈山地区为例》,玉林.《金田》,2014年第8期.
共引文献
6
1
杨旺春,赵庆华.
丽江纳西东巴传统体育文化资源整理与传承保护的研究[J]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35(7):152-154.
被引量:2
2
光映炯.
认识“旅游展演”:基于“行为——文化——场域”的阐释路径[J]
.广西民族研究,2017(5):114-121.
被引量:14
3
兰伟.
旅游场域概念界定、理论体系与实证研究述评[J]
.当代经济,2017,34(24):118-120.
被引量:3
4
王艳洁,戚孟勇.
艺术人类学视域下的旅游展演服饰研究——以云南民族村为例[J]
.美术教育研究,2021(15):57-59.
5
何淼,徐梦洁.
长江文化资源保护利用的基本维度与价值形态[J]
.南京社会科学,2023(2):143-152.
被引量:2
6
余奕楠.
彝族漆器髹饰技艺活态化保护路径研究[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23(4):3-5.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13
1
和群星.
对纳西族母语保护传承的文化自信[J]
.民族音乐,2020(4):51-53.
被引量:1
2
杨宁宁.
论旅游与纳西文化的传承[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1(4):62-67.
被引量:12
3
和力民.
浅析东巴文化的传承[J]
.民族艺术研究,2002,15(3):41-47.
被引量:9
4
赵赞.
旅游开发对民族传统文化影响因子体系及对策研究[J]
.中国市场,2010(36):156-158.
被引量:2
5
和红灿,李继群.
从丽江古城谈文化遗产地的文化保护与传承[J]
.民族艺术研究,2010,23(6):106-109.
被引量:6
6
杨世英,杨世荣.
丽江古城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策略[J]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2,31(5):71-74.
被引量:1
7
和纳.
基于参与式“数字化”保护理念的西南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建设——以纳西族东巴文化为例[J]
.中国民族博览,2018(11):52-53.
被引量:2
8
孙九霞.
旅游商业化与纳西族民居的“去地方化”——以丽江新华社区为例[J]
.社会科学家,2015,30(11):7-13.
被引量:19
9
马遥.
旅游业影响下纳西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13(9):54-55.
被引量:1
10
桑月华.
丽江纳西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刍议[J]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7,19(1):118-120.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1
1
管梓琪.
纳西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J]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45(7):54-57.
1
宋文娟,张绣亮,王坤茜.
东巴文化女性符号的产品设计应用研究[J]
.包装工程,2018,39(18):220-224.
被引量:4
2
朱永强.
传统仪式的现代存续——一次纳西东巴婚礼的人类学解读[J]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2018,15(3):27-35.
被引量:1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8年 第1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