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论柯尔伯格“公正团体法”对学校价值观教育的启示 被引量:1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文章阐述了柯尔伯格"公正团体法"的产生和内涵,认为柯尔伯格的"公正团体法"所囊括的道德氛围和师生交往互动是民主管理的两大特征。分析了"公正团体法"在学校价值观教育中借鉴的可行性:价值观教育与德育教育相辅相成,"公正团体法"方法上的优势,其隐性、氛围和互动与学校价值观教育相契合。论述了"公正团体法"对高校价值观教育的具体启示:应设计和开发隐性价值观教育,发展主体间性的教育,使学校价值观教育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形的效果。
作者 张可卿
出处 《新西部(中旬·理论)》 2018年第10期163-164,154,共3页 New Western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4

二级参考文献20

  • 1肖川.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概念与特征[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23-28. 被引量:96
  • 2冯建军.以主体间性重构教育过程[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86-90. 被引量:85
  • 3蓝江.德育社会化过程中的“晕效应”研究[J].教学研究,2006,29(3):210-214. 被引量:2
  • 4罗兰·罗伯森.全球化社会理论和全球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11..
  • 5弗罗姆.占有或存在[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36,37,77.
  • 6张博.走向对话的幼儿教育.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后出站报告[M].,2000.20.
  • 7小威廉姆E 多尔.后现代课程观[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221.
  • 8郭湛.主体性哲学[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253.
  • 9尾关周二.共生的理想:现代交往与共生、共同的思想[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
  • 10霍埃.批评的循环[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同被引文献3

引证文献1

二级引证文献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