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的四种意识 被引量: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兼具思想政治教育与历史叙事双重特征和功能,是"古"和"今"的贯通,"中"和"西"的交会,"危"和"机"的并存,"史"和"论"的交融。与此相应,在"纲要"课授课过程中,教师应自觉强化四种意识:通史通识意识、世界视野意识、民族危机意识以及史论结合的方法意识。通过融入此四种意识,增强学生对历史发展贯通、世界一体融合、民族危机并存的史实把握力和理论解释力。这不仅能拓宽"纲要"课教学的时空观念和内容丰富度,也有利于从思想政治教育角度提升学生理解历史大势、把握历史规律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在熟稔历史发展过程和明晰中西发展对比中自觉认同"四个选择",最终促进"纲要"课思想政治教育属性的真正落地。
出处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07-112,共6页 Leading Journal of Ideological & Theoretical Education
基金 教育部示范优秀教学科研团队建设项目(重点选题)“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认同的影响因素研究”(项目批准号:16JDSZK003)的阶段性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3

二级参考文献35

  • 1葛兆光.從“朝天”到“燕行”——17世紀中葉後東亞文化共同體的解體[J].中华文史论丛,2006(1):29-58. 被引量:30
  • 2葛兆光.想象異域悲情——朝鮮使者關於季文蘭题詩的兩百年遐想[J].中国文化,2006(1):138-145. 被引量:3
  • 3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秘书处组编.《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2005》,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1页.
  • 4钱穆.《新亚学报》发刊辞.新亚学报,1955,(1):6-6.
  • 5陈美延编.《陈寅恪集·金明馆丛稿二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273页.
  • 6《夏承焘集》第5册,浙江古籍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327页.
  • 7教与学,1935,1(4).
  • 8《晚清民国的学人与学术》第九章《傅斯年“史学只是史料学”再析》,中华书局,2008年版.
  • 9章太炎.《致梁启超书》(1902年7月),汤志钧编.《章太炎政论选集》上,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67页.
  • 10《吾国学术之现状及清华之职责》,陈美延编.《陈寅恪集·金明馆丛稿二编》,第361页.

共引文献25

引证文献2

二级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