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语言思维定势与话语理解偏差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语言理解过程中,听话人在自己的认知结构内,按照一种固定了的语言思维方式对话语进行理解,表现出语言思维的趋向性和专注性,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语言思维定势。听话人受语言思维定势的影响,在话语理解过程中,从语音的接收、话题的预设到对话语的解译、反应都可能产生偏差,形成误解。
作者
柳燕梅
出处
《张家口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2期40-45,共6页
关键词
语言思维定势
话语理解偏差
认知结构
语言习惯
分类号
B842.5 [哲学宗教—基础心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6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16
1
宋协立.
英语中的歧义现象[J]
.现代外语,1985,8(1):36-43.
被引量:22
2
袁毓林.
语言的认知研究和计算分析[J]
.语言文字应用,1996(1):61-67.
被引量:23
3
刘颂浩.
预设与阅读理解[J]
.语言教学与研究,1995(3):94-105.
被引量:14
4
黄骏.
语言交际中的不合理问题──论问句的预设谬误[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0(S1):271-273.
被引量:1
5
胡壮麟.
语境研究的多元化[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34(3):161-166.
被引量:317
6
张维鼎.
歧义的心理认知研究[J]
.山东外语教学,1996,17(2):62-66.
被引量:13
7
邹涛,曾江霞.
虚假语用预设:预设的一种超常操作现象[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4):80-83.
被引量:21
8
唐翠菊.
“是”字句宾语中“(一)个”的隐现问题[J]
.世界汉语教学,2005,19(2):31-38.
被引量:13
9
叶文婷.
歧义与潜歧义——论歧义的两种存在状态[J]
.求索,2006(4):187-189.
被引量:3
10
李宗宏.
语言歧义性的跨学科分析[J]
.河西学院学报,2006,22(4):88-93.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3
1
柯贤兵.
从“缺省预设”看话语理解[J]
.咸宁学院学报,2004,24(5):125-128.
被引量:9
2
袁继春.
歧义触发机制的心理与认知研究[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35):250-251.
3
杨翠.
预设研究中存在的问题[J]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13(2):105-107.
二级引证文献
9
1
柯贤兵.
A Day's Wait会话中的“it”误解的关联解读[J]
.咸宁学院学报,2006,26(5):143-146.
被引量:4
2
柯贤兵.
语篇理解中的图式认知探析[J]
.咸宁学院学报,2007,27(1):106-109.
被引量:2
3
柯贤兵.
文学文体学的关联视角分析——以《一天的等待》(A Day’s Wait)为例[J]
.咸宁学院学报,2007,27(5):110-112.
被引量:2
4
柯贤兵.
文学语篇的关联解读探析——以《一天的等待》(A Day’s Wait)为例[J]
.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7,20(7):92-95.
被引量:4
5
金星.
广告语创作的预设原则[J]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5(3):138-141.
被引量:4
6
柯贤兵.
《等待戈多》主题的认知语境解读[J]
.咸宁学院学报,2008,28(5):116-118.
7
高海龙.
试论语用推理中的缺省逻辑因素[J]
.山东外语教学,2008,29(6):27-32.
被引量:4
8
孟蓓.
缺省预设对庭审会话的影响[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32(9):161-163.
9
金星,陈培爱.
预设对广告语的有效传播分析[J]
.新闻与传播评论辑刊,2007(Z1):164-169.
被引量:1
1
许浙,曲国明.
西方哲学本体论的问题研究[J]
.绥化学院学报,2006,26(4):21-22.
被引量:2
2
赵汀阳.
存在就是做事[J]
.天涯,1997,0(1):28-30.
3
马国钧.
老子与摩莱里空想社会主义思想比较研究[J]
.科学社会主义,1990(4):11-17.
4
徐耀.
科学家的境界[J]
.科学家,2014(4):84-85.
5
李明智.
语言习惯的内在力量[J]
.南方企业家,2014,0(9):104-104.
6
新知[J]
.晚晴,2014(9):46-47.
7
于芹芹.
“美德即知识”的源流与质疑[J]
.上海教育科研,2012(9):37-40.
8
孙盛起.
修养是人的第二身份[J]
.中外书摘,2006(4):71-73.
9
陈鹏.
黑格尔美学体系的特征及现实意义[J]
.戏剧丛刊,2006(6):3-9.
10
芦苇.
“快乐童年”是怎样消逝的[J]
.全球教育展望,2007,36(5):89-91.
张家口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