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从思想史角度,钩沉了中国改革开放初期节目主持人传播的主体性蕴涵及其话语转型,包括从播音员到主持人的身份转型与主体性话语;主持人与制作团队、观众之间关系转型与主体性话语;理性化的舆论监督、世俗化的民生话题和"我在场"的真实性追求等。由于我国传媒的结构性制约和主体性本身的历史局限,节目主持人的身份建构、关系建构、观念建构不易,主体性建构仍需努力。尽管如此,改革开放初期节目主持人传播现象具有一定意义,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传媒现代性再探索乃至整个社会现代性再探索的创新举措之一。
出处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10-114,共5页
Modern Communication(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
基金
国家留学基金项目"历史比较视野下的中美节目主持人传播研究"(项目编号:201406145049)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