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天人感应与天人合一——从宗教与哲学视角看董仲舒天人关系思想 被引量:6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董仲舒的"天"的含义主要是神灵之天、道德之天和自然之天。神灵之天是董仲舒"天论"的思想形式,自然之天是董仲舒"天论"的哲学基础,道德之天是董仲舒"天论"的伦理核心,形成了一种有机结构。"天人感应"与"天人合一"都是建立在当时的自然科学和哲学发展的基础上,都以重建道德理想和伦理秩序为出发点和归宿。前者是一种宗教性的思想,是一种粗浅的神学形式,并不是其思想的本质;后者则是一种哲学性的命题,以"人副天数""天人相副"为基本理论,认为人与天一类,可以合而为一。"天人感应"与"天人合一"各有源头,各有流变,互有交错,互为消长。"天人感应"具有宗教神秘特征,是其天人关系的神学形式;"天人合一"具有人文理性特征,是其天人关系理论的本质内核。从逻辑结构上说二者是一种体与用、主与从的关系。从宗教与哲学角度看董仲舒天人关系的本质特征是人文理性,强调天、地、人三才并立,以人为主体,"天人相与之际"的宗教与哲学形而上学立足"前世已行之事"的历史经验理性。
作者 韩星
出处 《宗教与哲学》 2014年第1期40-63,共24页 Religion and Philosophy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8

二级参考文献10

  • 1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35-136页.
  • 2.《子路》[M].,.第139页.
  • 3林安梧.《对儒家"伦理"概念的反省与考察》[J].原道,团结出版社,1995,2.
  • 4兰竺明.《郭店楚简与先秦儒道思想的重新定位》[J].中国哲学,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
  • 5《翦伯赞历史论文选集》,第426页,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 6余英时.《反智论与中国政治传统》,《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93页.
  • 7《子张》.
  • 8李泽厚.《初读郭店竹简印象记要》,《世纪新梦》,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205页.
  • 9《道德经》第五章.
  • 10徐复观.《先秦儒家思想的转折及天的哲学的完成-董仲舒(春秋繁露)的研究》,《两汉思想史》第2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03页.

共引文献122

同被引文献102

引证文献6

二级引证文献10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