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浅析“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沉默权和“如实供述”的关系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新法)在证据章节规定了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以下简称不强迫自证其罪),是保障人权理念的价值体现,但并不等同于沉默权原则。同时,其与应当如实回答也不冲突。新法的规定既符合我国国情的现实需要,也进一步遏制了刑讯逼供,实现了惩罚犯罪和保障人权的有机统一。
作者
席代凡
张辉
机构地区
中央纪委监察部
中国民生银行总行审计部
出处
《才智》
2013年第30期240-240,共1页
Ability and Wisdom
关键词
沉默权
不强迫自证其罪
应当如实回答
保障人权
惩罚犯罪
分类号
D925.2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4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4
1
侯健.
言论自由及其限度[J]
.北大法律评论,2000,1(2):62-127.
被引量:93
2
江必新.
传统法律规范理论刍议[J]
.法学研究,1986,8(3):24-27.
被引量:9
3
熊秋红.
论刑事辩护制度之理论基础(上)[J]
.政法论坛,1997,15(1):41-48.
被引量:14
4
张恒山.
试论法律规范的构成[J]
.当代法学,1988,2(3):43-46.
被引量:7
5
陈卫东,陈飞.
论沉默权与坦白从宽[J]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20(1):50-56.
被引量:11
6
舒国滢:《人本的秩序》,《工人日报>>,2000年3月11日,第3版.
7
周伟:《犯罪嫌疑人不供述又如何?-关于沉默权与刑讯逼供的思辨》,陈光中主编:《沉默权问题研究-兼论如何遏制刑讯逼供》,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57页.
8
《刑诉法:.不得自证其罪"与.如实回答"存矛盾》,http://news.sohu.corn/2011083l/n3l7942633.shtml.
9
《新世纪》.财新网,访问日期,2015年1月20日.
10
姜小川.
沉默权制度的发展、利弊与限制[J]
.政法论丛,2011(5):78-88.
被引量:10
引证文献
1
1
李天昊.
沉默权与供述义务的取舍——兼论我国的刑事司法实践[J]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16,38(2):93-99.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王逍奕.
比较视野下的沉默权制度及中国立法现状[J]
.阴山学刊,2018,31(4):98-103.
1
招晓琪,张芳.
谈刑事诉讼法第118条对我国司法实践的影响[J]
.学理论,2014(18):71-72.
2
刘汝安.
浅析新刑诉法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5,0(15):16-17.
3
孔春燕.
关于沉默权与“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的比较[J]
.法制与经济(中旬),2012(8):50-51.
被引量:2
4
冯瑛琦.
“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规定的实证分析——以刑事案件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试点为背景[J]
.净月学刊,2016(6):123-128.
5
胡思齐.
解读不得强迫自证其罪——从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进行浅析[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3(21):73-74.
被引量:2
6
杨榕.
我国职务犯罪侦查中的沉默权研究——以《刑事诉讼法》第五十条为视角[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3(23):255-256.
被引量:1
7
张硕果.
如何感化犯罪嫌疑人[J]
.派出所工作,2015(1):69-70.
8
严亮.
浅谈不得自证其罪对职务犯罪侦查讯问的影响[J]
.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2012(8):135-136.
9
徐俊.
“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与“应当如实回答”相冲突[J]
.江西警察学院学报,2011(5):8-9.
被引量:3
10
牟国清,刘炜.
“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理论与实务探析——以检察机关反贪污贿赂侦查工作为视角[J]
.学理论,2012(33):82-84.
才智
2013年 第3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