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自我意识叙述——从《多少恨》的情节看张爱玲的通俗文学意识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张爱玲是一位有着浓厚通俗文学意识的作家,其小说《多少恨》的情节设计综合运用了西方叙事学和中国通俗文学模式,深层次探索和践行了通俗文学的创作观念。
作者 王纬纬
机构地区 苏州大学文学院
出处 《才智》 2014年第9期270-270,共1页 Ability and Wisdom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

二级参考文献10

  • 1姚斯 霍拉勃 周宁 金元浦译.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26、24.
  • 2[2]张爱玲.论写作[M]//张爱玲文集:第4卷.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
  • 3[7]水晶.蝉--夜访张爱玲[M]//张爱玲评说六十年.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1.
  • 4《张恨水抗战目录索引》,安徽省张恨水研究会秘书处编印.
  • 5余牖云.《涵秋轶事》[J].半月,.
  • 6严芙孙.《程瞻庐小传》,见魏绍昌编.《鸳鸯蝴蝶派研究资料》,第550页,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
  • 7金庸.《神雕侠侣·后记》,见《神雕侠侣》,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
  • 8胡适.《文学改良刍议》[J].新青年,1917,(5).
  • 9詹姆斯·费伦.作为修辞的叙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 10沈雁冰.《封建的小市民文艺》[J].东方杂志,193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