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宋词赏析》中提出的几个重要词学问题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至今鲜有人注意到,沈祖棻在《宋词赏析》的批评鉴赏中提出了创作与鉴赏的几大重要问题,并对这些问题做了自己的深入思考,本文为学界首次关注到这个问题,并力图全面总结与梳爬沈氏零散在书中的十二大方面重要词学问题。
作者
张悦
机构地区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文法学院
出处
《才智》
2016年第25期222-223,共2页
Ability and Wisdom
基金
沈祖棻<宋词赏析>研究
基金号:bgzyky201651
校级科研项目
关键词
《宋词赏析》
重要词学问题
知人论世
画面感
分类号
I207.23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9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4
1
黄波.
一代知识分子的心灵史——说沈祖棻诗词[J]
.同舟共进,2002(8):45-47.
被引量:1
2
李涵.
怀念沈祖棻先生[J]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85,39(4):108-109.
被引量:1
3
邓小军.
现代诗词三大家:马一浮、陈寅恪、沈祖棻[J]
.中国文化,2008(1):92-103.
被引量:8
4
段晓华.
新旧文学的交融与互补——沈祖棻艺术世界的一种观照[J]
.江西社会科学,2003,23(7):22-25.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3
1
(清)王国维.人间词话[M]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
2
[陈寅恪著],陈美延.金明馆丛稿二编[M]三联书店,2001.
3
陈寅恪著柳如是别传[M].
共引文献
9
1
张悦.
现代学界沈祖棻词学研究成果综述[J]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2):130-134.
2
王雅平,仇玉姣.
新时期以来旧体诗词研究综述[J]
.云梦学刊,2011,32(2):92-96.
被引量:3
3
彭玉平.
论陈寅恪的生命诗学[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1(3):1-9.
被引量:2
4
范英梅.
邓小军学术述评[J]
.天中学刊,2013,28(3):13-17.
5
刘炜.
20世纪中国古典诗歌史略论[J]
.大理大学学报,2016,1(1):31-35.
被引量:1
6
张悦.
沈祖棻《涉江词》对宋词名家的文学接受与提升[J]
.中国诗歌研究,2018,0(1):97-114.
7
罗振亚,崔筱.
“冷”与“热”平衡中的古典抒写:程千帆的新诗创作[J]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9,0(3):96-103.
被引量:2
8
惠联芳.
遥远的回响--论沈祖棻新诗中的古典文学元素[J]
.中国现代文学论丛,2023,18(4):43-59.
9
邓小军.
民国诗人萧梦霞[J]
.中国诗歌研究,2014(1):1-15.
同被引文献
9
1
吴志达.
沈祖棻评传[J]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85,39(4):100-107.
被引量:12
2
叶嘉莹.
从李清照到沈祖棻——谈女性词作之美感特质的演进[J]
.文学遗产,2004(5):4-15.
被引量:34
3
刘庆云.
读沈祖棻先生《唐人七绝诗浅释》杂记[J]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5(2):146-150.
被引量:3
4
张星.
叶嘉莹:穿越生命的诗行[J]
.文化月刊,2007,0(8):81-84.
被引量:1
5
江汇.
沈祖棻词学渊源考略[J]
.中国韵文学刊,2009,23(3):89-96.
被引量:3
6
夕衡.
叶嘉莹:我愿终生做中国古典诗词“摆渡人”[J]
.博览群书,2015,0(2):9-12.
被引量:1
7
施议对.
江山·斜阳·飞燕——沈祖棻《涉江词》忧生忧世意识试解[J]
.中国诗歌研究,2007(1):42-68.
被引量:6
8
张静,张海涛.
叶嘉莹先生学术思想研究综述[J]
.文学与文化,2014(2):35-43.
被引量:3
9
张悦.
沈祖棻《宋词赏析》批评手法归纳详析[J]
.语文建设,2016,0(2Z):64-65.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
1
赵凌华,徐子昭.
沈祖棻与叶嘉莹诗词讲稿比较研究综述[J]
.文学教育,2016(23):66-67.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孙文周.
2016年有关晚清民国及现当代旧体诗词之期刊论文文献综述[J]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8,34(2):19-25.
1
孙穆.
不要好了伤疤忘了疼[J]
.电影文学,1983(5):86-86.
2
王家新.
诗的见证——重读奥登[J]
.红岩,2002,0(4):121-128.
被引量:3
3
刘保安.
诗歌意象:文化心态及其审美取向[J]
.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2000,0(4):68-70.
4
张智慧.
现代诗歌懂与不懂的界限——共鸣[J]
.北方文学(下),2012(6):31-31.
5
程中原.
乔木80年代前期的诗歌创作[J]
.世纪风采,2012(5):15-17.
6
谭利伟.
是党给了我们力量[J]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2013(1):62-62.
7
谢锡文.
文体规范在创作与鉴赏之间[J]
.山东文学,1998,0(7):68-72.
8
陆艳清.
从庄子的言意观看中国古典诗歌的含蓄美[J]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10(3):9-11.
9
周扬谈双百方针、人道主义、人性论问题[J]
.文艺理论研究,1983(1):145-145.
10
宗鄂.
讽刺诗的审美特征[J]
.诗刊,1992(10):19-19.
才智
2016年 第2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