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浅析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马克思主义在人类发展历史上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其传入中国以来,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吸收与融合,目前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两者之间的关系,不仅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要求,同时也与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有着直接关系。基于此,本文主要就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进行探析。
作者
刘宇超
李金勇
机构地区
西安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才智》
2019年第19期204-204,共1页
Ability and Wisdom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中国传统文化
结合
分类号
A81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G122 [文化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9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28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
1
蒋桂芳.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J]
.马克思主义研究,2018(10):74-82.
被引量:6
2
田克勤.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文化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化[J]
.马克思主义研究,2015(9):97-102.
被引量:12
3
徐家林.
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中国文化整合[J]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7(3):1-7.
被引量:17
二级参考文献
9
1
邹诗鹏.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现代性的建构[J]
.中国社会科学,2005(1):16-21.
被引量:28
2
高伯文.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J]
.党史研究与教学,2001(6):24-30.
被引量:4
3
胡河清.
钱钟书的天命批判[J]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11(2):21-26.
被引量:1
4
习近平.
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 推进各种文明交流交融互学互鉴——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2014年9月24日)[J]
.党建,2014(10):4-7.
被引量:327
5
许哲娜.
从五色文化的视角看传统“天人合一”政治思维[J]
.天津社会科学,2015(5):139-143.
被引量:2
6
本刊记者,侯惠勤.
坚定文化自信的理论自觉--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特聘教授侯惠勤[J]
.马克思主义研究,2017(11):11-16.
被引量:30
7
习近平.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
.北京青年工作研究,2017,0(10):3-23.
被引量:1782
8
习近平.
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J]
.党建,2018(5):4-10.
被引量:638
9
习近平.
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J]
.民族论坛,2016,0(5):4-12.
被引量:505
共引文献
28
1
杨肇中.
近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述要[J]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22(2):13-23.
被引量:4
2
郭国祥,熊强.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与传统文化关系研究述评[J]
.毛泽东思想研究,2019,0(1):112-120.
3
任旺.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内在逻辑及价值[J]
.党史文苑(下半月学术版),2016(9):75-77.
4
张世定,茹世青.
赓续与革新: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创新的当代价值与逻辑建制[J]
.经济与社会发展,2017,15(2):42-46.
5
丁威.
论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融合[J]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7,0(11):31-36.
被引量:7
6
穆宣孚.
茶文化思想与马克思思想结合对中国文化的影响[J]
.福建茶叶,2018,40(4):323-323.
被引量:4
7
苏世彬,王许可,周小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人本思想的生成逻辑和现实意蕴[J]
.经济纵横,2018(6):8-14.
8
邹文通,肖仕平.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逻辑演进与理论跃升[J]
.东南学术,2018,0(5):18-24.
被引量:2
9
覃世艳.
2017年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范式:延续、传承与创新[J]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17(1):70-97.
10
袁伟达,李长达.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研究综述[J]
.现代交际,2018(7):224-225.
被引量:2
1
王金洋,王春阳.
基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的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分析[J]
.文化学刊,2018(12):73-76.
被引量:3
2
张昊,眭国荣.
契合与提升: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通[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9,39(6):250-251.
被引量:2
3
张帅.
“破”“立”并举:传统节日文化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J]
.延边党校学报,2018,33(6):44-47.
4
支海岳.
关于“国学热”与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几点思考[J]
.新丝路(下旬),2019,0(4):144-145.
5
陈娟娟.
微动力与微传承:论融媒时代传统戏曲的新传播观[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9,41(4):101-107.
被引量:5
6
王璐.
主题法和分类法的互补效应[J]
.朝阳师专学报,1993,0(4):66-67.
才智
2019年 第1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