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研究丙型肝炎病毒(HCV)基因型对慢性丙型肝炎干扰素疗效的影响。方法 100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均采用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a(PEG IFNα-2a)与利巴韦林(RBV)联合抗病毒治疗,治疗48周,随访6个月,观察患者的HCV基因型、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HCV-RNA)定量对持续病毒学应答的影响。结果 100例患者经治疗随访,发现产生持续病毒学应答的患者62例(62.00%)。HCV基因Ⅰb型患者65例,其中持续病毒学应答33例(50.77%);HCV基因非Ⅰb型患者35例,其中持续病毒学应答29例(82.86%);HCV基因Ⅰb型患者持续病毒学应答率低于HCV基因非Ⅰb型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942, P<0.05)。基线HCV-RNA水平<1.0×10~5 IU/ml患者54例,其中持续病毒学应答39例(72.22%);基线HCV-RNA水平>1.0×10~5 IU/ml患者46例,其中持续病毒学应答23例(50.00%);基线HCV-RNA水平<1.0×10~5 IU/ml患者持续病毒学应答率高于基线HCV-RNA水平>1.0×105 IU/ml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207, P<0.05)。结论在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干扰素治疗效果方面,非Ⅰb基因型患者,低基线HCV-RNA水平患者,其持续病毒学应答率更高,临床疗效更好。
出处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29期50-52,共3页
China Practical Medic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