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纳米二氧化硅、聚氨酯弹性体增韧改性聚苯硫醚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经表面处理后的纳米二氧化硅、聚氨酯弹性体、聚苯硫醚在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熔融挤出,而后制备出标准样条,测得其力学性能,结果显示:PU对于体系的韧性提高起主要作用,而纳米二氧化硅在保持体系韧性的前提下,对于提高体系的强度所起作用更大一些;纳米二氧化硅在含量为3%时,PU含量范围在5%时,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较好。
作者
张群安
杜朝军
汪世龙
机构地区
南阳理工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
出处
《山东工业技术》
2018年第24期23-23,共1页
Journal of Shandong Industrial Technology
关键词
聚苯硫醚
纳米二氧化硅
聚氨酯弹性体
增韧改性
分类号
TQ316.6 [化学工程—高聚物工业]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2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32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2
1
陈广玲,杨杰,肖炜,李光宪.
聚苯硫醚结构功能一体化纳米复合材料的研制[J]
.功能材料,2004,35(z1):799-802.
被引量:4
2
郭刚,于杰,罗筑,熊玉竹,涂铭旌.
纳米SiO_2粒子与聚烯烃弹性体协同改性聚丙烯的研究[J]
.现代化工,2004,24(7):40-43.
被引量:6
二级参考文献
12
1
马德柱.高聚物的结构与性能[M].科学出版社,1999..
2
BarhamPJ 陈寿羲译.半结晶聚合物的结晶和形态[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3
Gupta,A K,et al.[J].J Appl Polym Sci,1982,27:4669.
4
朱晓光,漆宗能.
聚合物增韧研究进展[J]
.材料研究学报,1997,11(6):623-638.
被引量:68
5
吴唯,徐种德.
纳米刚性微粒与橡胶弹性微粒同时增强增韧聚丙烯的研究[J]
.高分子学报,2000,10(1):99-104.
被引量:126
6
王旭,黄锐,金春洪,陈海涛,濮阳楠.
PP/弹性体/纳米CaCO_3复合材料的研究[J]
.中国塑料,2000,14(6):34-38.
被引量:67
7
阚涛,娄明连.
添加稀土对吸波材料性能的影响[J]
.磁性材料及器件,2001,32(6):18-21.
被引量:19
8
杨军,刘万军,陈广新,刘景江.
超细碳酸钙填充聚丙烯的拉伸和结晶行为的研究[J]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2,18(2):115-119.
被引量:27
9
周克省,黄可龙,孔德明,尹荔松.
纳米无机物/聚合物复合吸波功能材料[J]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2,18(3):15-19.
被引量:31
10
赫丽华,宁荣昌,孔杰.
纳米粒子在聚合物增强增韧中的应用[J]
.工程塑料应用,2002,30(4):53-55.
被引量:21
<
1
2
>
共引文献
8
1
赵彦生,刘永梅,卢建军,叶峻岭.
纳米CaCO_3及偶联剂对小本体PP结晶的影响[J]
.现代化工,2006,26(z2):116-119.
被引量:2
2
杨杰,王孝军.
聚芳硫醚类树脂的研究及其产业化[J]
.塑料工业,2006,34(B05):309-312.
被引量:2
3
李跃文,陈如意,胡远军,辛湘杰,苏胜培.
聚丙烯/纳米钛合金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研究[J]
.塑料工业,2006,34(11):39-41.
被引量:6
4
陈广玲,杨杰,刘春丽,黄亚江,李光宪.
LDPE熔融接枝纳米SiO_2协同增韧PPS的研究[J]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7,23(1):104-108.
被引量:4
5
欧宝立,李笃信.
聚丙烯/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研究进展[J]
.材料导报,2008,22(3):32-35.
被引量:12
6
黄火秀,关怀民,马荣,童跃进,刘涛.
潜伏酸法纳米二氧化硅的制备和表征及对聚乙烯复合物性能的影响[J]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0,10(10):2357-2361.
被引量:3
7
江盛玲,谷晓昱,张志远.
聚苯硫醚/羟基改性多壁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动态力学行为研究[J]
.材料工程,2011,39(6):77-80.
被引量:2
8
廖小青,朱江,刘香,彭琤.
聚丙烯改性研究进展[J]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2(5):22-27.
被引量:13
同被引文献
32
1
杨文彬,芦艾,张凌,周元林,何方方.
聚苯硫醚的纯化研究进展[J]
.现代化工,2007,27(z1):126-128.
被引量:5
2
伍齐贤,周祚万.
聚苯硫醚合成新进展[J]
.化学研究与应用,1991,3(1):9-16.
被引量:1
3
余自力,陈永荣,杨杰,伍齐贤.
聚对苯硫醚、聚间苯硫醚及其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J]
.塑料工业,1994,22(4):10-12.
被引量:4
4
匡莉,伍齐贤,余自力,陈永荣.
聚苯硫醚——聚砜嵌段共聚物的合成及初步表征[J]
.塑料工业,1995,23(6):3-4.
被引量:1
5
许双喜,杨杰,龙盛如,陈永荣.
聚苯硫醚砜酮共聚物的常压合成与表征[J]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5,21(5):250-253.
被引量:5
6
梁基照,刘冠生.
PPS/PC共混物力学性能的研究[J]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2006,18(3):4-6.
被引量:15
7
张浩,马海燕,胡祖明,刘兆峰.
纤维级聚苯硫醚的研究进展[J]
.材料导报,2006,20(9):64-67.
被引量:30
8
金栋,崔小明.
聚苯硫醚的生产及改性技术进展(续)[J]
.塑料制造,2007(5):122-125.
被引量:2
9
彭宇行,贺建业,黄光琳.
苯硫醚-乙撑硫醚共聚物的合成和表征[J]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1989,5(2):29-34.
被引量:1
10
郎超,张新胜.
硫化钠法合成聚苯硫醚工艺研究进展[J]
.合成树脂及塑料,2011,28(1):81-84.
被引量:12
<
1
2
3
4
>
引证文献
1
1
王金宝.
聚苯硫醚的聚合、改性及应用进展[J]
.上海塑料,2023,51(4):7-12.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王晓晨.
我国特种工程塑料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J]
.塑料工业,2024,52(9):34-39.
1
冯子夏,何丽君.
聚苯硫醚生产中的废水资源化利用探讨[J]
.当代化工研究,2018(11):126-127.
被引量:1
2
宁翠娟.
中纺院发展新篇从希赛尔开始[J]
.纺织科学研究,2018,29(10):32-33.
被引量:1
3
陶帅,秦贤玉,刘锦春.
抗静电聚醚型聚氨酯弹性体的合成及性能研究[J]
.当代化工,2018,47(10):2101-2104.
被引量:5
4
孙秀利,秦贤玉,刘锦春.
发泡剂用量对微孔聚氨酯弹性体性能的影响[J]
.特种橡胶制品,2018,39(5):24-27.
被引量:2
5
余秀萍,崔灿.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香砂平胃丸中7种有效成分的含量[J]
.中国药师,2018,21(11):2053-2056.
被引量:2
6
康永.
纳米CaCO3/PU弹性体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研究[J]
.现代橡胶工程,2017,20(3):12-17.
7
蒋喆,赵然.
改性气相二氧化硅作为填料的聚氨酯预聚体的合成与表征[J]
.上海化工,2018,43(11):21-25.
8
刘波,王鹏,张成彬,李夏,张均,姜志国.
异氰酸酯对聚氨酯材料性能影响的研究[J]
.化工新型材料,2018,46(10):150-152.
被引量:14
9
吴志珊,杨鹏,钟文英.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蛋黄油软膏中维生素E的含量[J]
.海峡药学,2018,30(10):61-62.
被引量:1
10
吴文倩,孟召辉.
汽车注塑类材料力学性能取样技术研究[J]
.汽车实用技术,2018,44(21):254-258.
<
1
2
>
山东工业技术
2018年 第2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师奕兵
何怡刚
周龙甫
李小波
王厚军
傅守勇
李云红
吴浩
李焱骏
相关机构
电子科技大学
湖南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工商银行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械工程学院
相关主题
软故障
信息熵
电子装备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