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机制及应用进展
被引量: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机械通气是治疗呼吸衰竭的重要方法之一,改善了患者的换气和通气功能,为治疗患者原发病争取了更多时间。呼吸机按通气频率分为常频通气(CMV)和高频通气(HFV)。目前对高频通气的定义主要根据患者的年龄进行评定,临床上尚无统一标准。有学者认为,呼吸频率超过正常机械通气频率4倍的机械通气可称为HFV。
作者
申祥运
机构地区
安徽省六安世立医院儿科
出处
《吉林医学》
CAS
2018年第11期2149-2151,共3页
Jilin Medical Journal
关键词
高频振荡通气
新生儿
呼吸窘迫综合征
应用进展
分类号
R722.1 [医药卫生—儿科]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34
参考文献
20
共引文献
209
同被引文献
41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22
参考文献
20
1
韩蕾,辛美云,张瑞品,陈伟伟.
高频振荡通气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通气及氧合作用的影响[J]
.山东医药,2014,54(5):43-44.
被引量:3
2
高志伟,刘玲,刘松桥,谢剑锋,潘红,邱海波,杨毅.
高频振荡通气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预后影响的荟萃分析[J]
.中华医学杂志,2014,94(27):2110-2114.
被引量:15
3
蒋嘉,岳云.
肺保护通气策略在全身麻醉手术中的应用进展[J]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2016,37(4):339-343.
被引量:13
4
孔祥永,封志纯.
极/超早产儿的生存现状和呼吸管理进展[J]
.国际儿科学杂志,2016,43(10):797-802.
被引量:9
5
魏兵,何琳莉,石伟,刘国群,谢驰.
高频振荡呼吸机治疗呼吸窘迫综合征致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的疗效观察[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5,15(17):3301-3303.
被引量:4
6
龚兆荣,王艳丽,陈运彬,吴满红.
不同机械通气方式治疗重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近远期效果观察[J]
.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15,30(4):277-281.
被引量:46
7
方瑞,梁霞,都鹏飞.
高频振荡通气治疗在重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应用[J]
.安徽医学,2014,35(3):326-328.
被引量:21
8
何中倩,李晓东,田青,张升荣,陈宏洁.
高频振荡通气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临床应用[J]
.浙江临床医学,2014,16(11):1725-1727.
被引量:10
9
陈丽,李娟.
重症RDS患儿用HFOV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J]
.临床肺科杂志,2017,22(6):1033-1036.
被引量:3
10
肖善秋,黄春波,黎红平,马丽亚,詹媛丽,李月凤.
不同通气模式对呼吸窘迫综合征极低出生体重儿心功能的影响[J]
.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14,29(3):167-170.
被引量:10
二级参考文献
234
1
戎群芳,黄绮薇,汤定华,张宇鸣.
高频通气治疗新生儿重症呼吸衰竭[J]
.小儿急救医学,2004,11(4):228-230.
被引量:19
2
喻文亮,陆铸今,王莹,施丽萍,匡凤梧,张剑晖,谢敏慧,钱素云,樊寻梅,孙波.
小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前瞻性多中心临床流行病学研究[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5,14(6):448-453.
被引量:57
3
孙眉月.
高频通气的临床应用[J]
.临床儿科杂志,2005,23(11):762-764.
被引量:12
4
孙眉月.
早产儿肺透明膜病诊治进展[J]
.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06,21(1):57-58.
被引量:40
5
马晓春,王辰,方强,刘大为,邱海波,秦英智,席修明,黎毅敏.
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诊断和治疗指南(2006)[J]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6,18(12):706-710.
被引量:606
6
常立文,李文斌.
新生儿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J]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7,22(2):84-86.
被引量:35
7
刘世平.
肺表面活性物质预防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观察[J]
.陕西医学杂志,2007,36(5):601-603.
被引量:2
8
周勇,高喜容,闫淑媛,刘新晖,胡月圆.
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观察(附15例报告)[J]
.中国医师杂志,2007,9(7):934-935.
被引量:2
9
邵肖梅,叶鸿瑁,丘小汕.实用新生儿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10
周晓光,农绍汉.新生儿机械通气治疗学.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39.
共引文献
209
1
杨娟利,王玉珍,郭晓雅,张芳,方圆,吴蕾,常宁,巨清,张红燕,王高文.
宣肺渗湿汤联合穴位敷贴治疗成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研究[J]
.陕西中医,2020,41(3):312-314.
被引量:6
2
安蕊,付丹丹,郭娜娜,于凤琴.
高频振荡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对肺透明膜病早产儿动脉血气指标改善的影响[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0(82):186-186.
3
毛水珍.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防治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护理[J]
.名医,2020(7):99-100.
4
张振娟.
对接受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进行优质护理的效果分析[J]
.当代医药论丛,2018,16(22):204-206.
被引量:3
5
史林东.
不同机械通气方式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J]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9,34(1):91-93.
被引量:2
6
谭葵欢,卢燕玲,黄俐婷.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联合不同时机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观察[J]
.海南医学,2019,30(1):38-40.
被引量:40
7
王进,孙岩.
常频与高频呼吸机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28(24):124-125.
被引量:1
8
李腾,赏月,齐利峰.
高频振荡通气治疗重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分析[J]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22):45-47.
被引量:4
9
覃安志,郑志勇,曾美红,许擎宇.
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辅助通气治疗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观察[J]
.山东医药,2014,54(44):85-86.
被引量:29
10
高淑强,巨容,胡旭红,叶正蔚,毛劲,杜维娜.
高频振荡通气联合西地那非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疗效观察[J]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5,30(2):114-117.
被引量:38
同被引文献
41
1
徐大荣,包道成,陶婷婷,王进,卞洪亮,蔡金兰.
BiPAP与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效果比较[J]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8,29(12):1624-1627.
被引量:4
2
王稳,林江涛,苏楠,农英,洪洪,尹毅青,李成辉.
不同声门上通气方式在支气管热成形术中的效果比较[J]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16,38(2):131-135.
被引量:8
3
李天佐.
喷射通气技术在耳鼻咽喉科全麻手术中的应用[J]
.北京医学,2016,38(6):505-505.
被引量:7
4
王陈红,施丽萍,马晓路,林慧佳,许燕萍,杜立中.
无创高频振荡通气模式在极低出生体重儿呼吸支持中的应用[J]
.中华儿科杂志,2017,55(3):177-181.
被引量:59
5
徐瑶,耿庆.
非气管插管麻醉在胸腔镜手术的应用进展[J]
.安徽医药,2017,21(3):404-407.
被引量:14
6
黄佳,袁琳,陈超.
新生儿无创高频振荡通气的研究进展[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7,19(5):607-610.
被引量:33
7
林新祝,黄静,祝垚,唐丽霞,王恋,陈超.
高频振荡通气对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脑损伤的影响[J]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17,20(8):611-617.
被引量:13
8
赵幽燕,郭艳,邱洁,平鹦,周晓玉.
比例辅助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探讨[J]
.中华新生儿科杂志(中英文),2017,32(5):357-360.
被引量:4
9
查本俊,吴志云,谢平,熊华平.
声门上喷射通气在无痛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8,41(1):73-74.
被引量:14
10
李雪瑞,芦红茹.
不同胎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J]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8,29(5):606-609.
被引量:9
引证文献
5
1
王京芬,吴玉宇,梁自然.
采用无创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探究[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0,14(6):128-130.
被引量:10
2
王烨,晏馥霞,邓晓明,徐瑾,杨希营.
声门上喷射供氧和通气技术的临床进展[J]
.医学综述,2020,26(5):965-969.
被引量:6
3
陈飞燕,程健国,林凌云.
无创高频振荡通气和CPAP通气模式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效果对比[J]
.中外医学研究,2021,19(20):164-167.
被引量:7
4
郭建芳,滕灵晶,苏君琴,吴艳,张芳淼,杨丽春,林颖.
无创高频振荡通气在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呼吸支持中的应用分析[J]
.福建医药杂志,2023,45(1):42-44.
5
郑莉佳.
不同机械通气模式治疗呼吸衰竭新生儿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
.智慧健康,2024,10(2):103-107.
二级引证文献
22
1
廖佩婵.
无创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分析[J]
.智慧健康,2021,7(30):36-38.
2
章绍金,袁海波,卢芳,涂文财,李建华,李艳,聂继英,王胜强.
经气管导管声门上通气在困难气道患者行无痛胃镜诊疗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
.江西医药,2021,56(5):574-576.
被引量:3
3
吕静,彭建良,单立刚.
声门上喷射通气在低氧血症患者纤维支气管镜诊疗中的应用[J]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1,27(12):4-6.
被引量:2
4
郭之强,陈丽萍,陶荔,周敏丽.
应用NHFOV预防新生儿拔管失败的临床研究[J]
.中国当代医药,2021,28(23):127-130.
被引量:1
5
朱天娇.
经鼻间歇正压通气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1,13(28):149-151.
6
熊若男.
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的效果[J]
.中国民康医学,2021,33(23):68-70.
被引量:3
7
颜陶,杨敏霞,陶志允,廖沛娜,严美洁.
无创高频振荡通气在足月儿轻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救治过程中的应用价值[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22,28(10):1381-1384.
8
翁生良(综述),王伟燕(审校).
无创高频振荡通气在新生儿呼吸衰竭治疗中的应用进展[J]
.预防医学,2022,34(6):586-589.
被引量:5
9
霍美池,戴瑞芝,李峥.
经鼻无创高频呼吸机对ELBW早产儿的疗效分析[J]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22,33(5):72-77.
被引量:1
10
薛睿晗.
无创高频振荡通气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的效果[J]
.中国民康医学,2022,34(16):73-75.
被引量:3
1
姚岭松.
高频振荡通气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血气指标及并发症的影响[J]
.包头医学院学报,2018,34(10):84-85.
被引量:3
2
王彦波,李敏,马秀慧,金宝,王云,吴杰斌,周彬,刘晓鸣.
高频振荡通气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心功能的影响[J]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8,10(11):32-36.
被引量:5
3
杨玉兰,吴本清,苏锦珍,杨琳,钟桂朝,刘兰.
经鼻高频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效果的系统评价[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8,20(11):897-903.
被引量:29
4
黄向阳,马进.
高频震荡通气治疗重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临床肺科杂志,2018,23(8):1417-1420.
被引量:11
5
许东叶,樊英.
硫酸镁治疗小儿重症哮喘的疗效[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8,3(31):103-105.
被引量:2
6
万娜,王淑芹,张春艳,贾燕瑞,贺航咏,孙兵.
1例重症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合并气胸患者的护理[J]
.中华护理杂志,2018,53(9):1147-1149.
被引量:7
7
周琼兰,张敏,孙勤,李永玲,王秀玉,陈平,唐义平.
达格列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疗效研究[J]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8,15(6):154-157.
被引量:31
8
庞虎波.
甲磺酸酚妥拉明注射液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探究[J]
.吉林医学,2018,39(11):2081-2082.
9
何钦,朱若凯,容开萍,杨丽君,胡艺婷.
联合治疗方案对尘肺伴COPD患者肺部功能及呼吸困难的影响[J]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15(20):40-42.
被引量:2
10
周涵,邱洁.
常见辅助通气方式与早产JLN损伤的关系[J]
.中华新生儿科杂志(中英文),2018,33(5):385-387.
被引量:4
吉林医学
2018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