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文章以"家班"为研究对象,用历时与共时结合的双重视角,从明清之际家班延续的传统、传承方式与组织形式变迁等层面,探讨传统意义上"家班"形式变迁的历程及现代遗存的些许痕迹,分析其形式变迁的内外动因。基于田野考察发现,虽"家班"存续的文化生态环境发生了质变,致其组织功能、运行机制地消解,但尝试延续这一"传统"痕迹的民间自发行为当下依稀显见,种种原因生存举步维艰,不得已再求其变。全文旨在通过对"家班"发展与变迁历程的梳理,基于音乐学学科日趋体系化的前提反思当下,认为当下"民间"活态的传统音乐研究议题应当"接通古今",将"对象"群体的特殊性纳入研究视野并给予更多的人文关怀,以及对学人学术身份的定位的再反思。
出处
《中国音乐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6-95,共10页
Musicology in China
基金
安徽省2014年高校优秀青年人才支持计划"皖北地区音乐文化资源的流变
传承与区域文化建设对接研究"(2014SQR05)
安徽省教育厅2017年人文社科重点项目"‘诗化’意境的解构--由中西方艺术歌曲音乐‘结构’的‘解构’阐发"(SK2017A0477)阶段性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