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汉语史上早期出现的"S被V"格式仅是普通的主谓句,并不是虚化后的被字句,这不仅表现在"被"字的语义较为实在,仍表示"覆盖""施及""蒙受"或"遭受"义,还表现在其后接成分不具备使结构发生重新分析的能力。文章认为,对虚化后的被字句的形成产生决定性影响的主要有四个因素:一、古汉语介宾结构的前移奠定了现代汉语被字句的整体格局。二、"被"字后接主谓结构为被字结构的重新分析提供了可能。三、受"为+施事者+(所)+VP"结构的影响,被字结构形成了"被……(之)所……"式,使被字结构在句法上一改过去"A+被B"的二分格式,完全定格为"A+被B+C"的三分结构。四、"被"字由"遭受"义向"受动"义的虚化,使得被字结构具备了进一步重新分析的可能。汉语被字句发展到如今,不是外部影响的结果,而是其内部"三价类事件"表达驱动的结果,表达的精密化是被字句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在现代汉语共时平面还保留着未发生重新分析的被字结构,这给"被"字的词性判断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出处
《语文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3-30,共8页
Linguistic Research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理想认知模式理论视域下汉语被字句的特点研究"(项目编号:13CYY067)的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