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明代山东与辽东之间的海上通道是朝廷经略东北的重要物资线,亦为两地之间的贸易主干线,加强了两地之间的沟通。但整个明代,山东与辽东之间的海上通道表现为时兴时废,时复时禁。明洪武四年至弘治十八年,两地之间的海上通道始终保持着畅通,以运输军粮、棉花、布匹等军需物资为主;正德初年,海运复兴,除了运送辽东军需物资以外,民间贸易频繁;正德三年海运废止,至嘉靖三十七年登辽之间的海道复开,嘉靖四十二年即被禁止,但民间仍存在私人贸易;万历十四年海运复开,十九年即被复禁,但民间贸易仍旧频繁,至三十七年复立海禁,万历四十六年,登辽之间的通道再次被启用,并开辟了新的海道,登辽之间一时往来贸易不断;天启元年至明末,辽地逐渐陷落,登辽海道成为辽地官民逃往山东的通道。
出处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5期55-60,共6页
Journal of Bohai University:Philosophy &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基金
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重点项目"辽宁在古丝绸之路中的历史地位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L17AZS001)
辽宁省教育厅基本科研青年项目"辽宁省在古代丝绸之路上的历史地位"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WQ2017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