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V自”类结构的词汇化研究——以“来自”“出自”为例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文章摘取"v自"格式的两个词"来自""出自",对它们的词汇化过程及其动因进行了相对细化的分析。
作者
李亚南
机构地区
延边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
出处
《汉字文化》
2018年第20期100-102,共3页
Sinogram Culture
关键词
“V自”
词汇化
语法化
历时
共时
分类号
H14 [语言文字—汉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28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210
同被引文献
11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8
1
罗思明,徐海,王文斌.
当代词汇化研究综合考察[J]
.现代外语,2007,30(4):414-423.
被引量:36
2
苏向丽.
现代汉语惯用语的词汇化等级分析[J]
.语言教学与研究,2008(5):62-69.
被引量:18
3
董秀芳.
汉语的句法演变与词汇化[J]
.中国语文,2009(5):399-409.
被引量:105
4
刘红妮.
汉语词汇化研究的发展历程[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8(5):106-112.
被引量:17
5
刘红妮.
词汇化与语法化[J]
.当代语言学,2010,12(1):53-61.
被引量:47
6
刘辰诞.
边界分派:词汇化的认知动因[J]
.现代外语,2016,39(4):449-458.
被引量:12
7
刘红妮.
汉语的跨层词汇化与语音变化[J]
.海外华文教育,2017(11):1538-1545.
被引量:7
8
刘红妮.
汉语语法性成分功能衰落与跨层词汇化[J]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8,39(3):68-73.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128
1
钱韵,余戈.
现代汉语四字格成语的词汇化研究[J]
.语言科学,2003,2(6):86-96.
被引量:20
2
刘红妮.
“哪怕”的词汇化[J]
.南开语言学刊,2010(1):142-150.
被引量:5
3
沈家煊.
实词虚化的机制──《演化而来的语法》评介[J]
.当代语言学,1998(3):41-46.
被引量:502
4
许高渝.
俄汉语词化程度比较[J]
.浙江社会科学,1997(2):53-55.
被引量:3
5
端木三.
汉语的节奏[J]
.当代语言学,2000,2(4):203-209.
被引量:77
6
顾阳,沈阳.
汉语合成复合词的构造过程[J]
.中国语文,2001(2):122-133.
被引量:77
7
江蓝生.
跨层非短语结构“的话”的词汇化[J]
.中国语文,2004(5):387-400.
被引量:162
8
王文斌,周慈波.
英汉“看”类动词的语义及词化对比分析[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36(6):412-419.
被引量:76
9
尹世超.
动词直接作定语与名词中心语的类[J]
.语文研究,2002(2):1-7.
被引量:18
10
董秀芳.
论句法结构的词汇化[J]
.语言研究,2002,22(3):56-65.
被引量:104
共引文献
210
1
刘存伟.
现代汉语倚变句的概念化基础及其句法影响[J]
.外国语,2019,42(6):39-50.
被引量:2
2
刘红妮.
汉语“X乎”类动词的来源、演变与成因[J]
.对外汉语研究,2021(2):147-157.
3
陈伟,李静.
极性程度义构式“X+(到)+爆表”探究[J]
.国际汉语学报,2019,0(1):64-76.
被引量:1
4
尉春艳,何青霞.
“作为”的词汇化考察[J]
.作家,2012(20):163-164.
5
饶嘉.
汉语“可×”的词汇化考察[J]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下),2012(2):156-156.
6
范计朋.
“而”与“且”复合成词的语义认知动因[J]
.文学界(理论版),2012(10):202-203.
被引量:1
7
宗守云.
说“不是A而是B”[J]
.南开语言学刊,2012(1):86-96.
被引量:10
8
周启强.
词汇化模式的认知阐释[J]
.外国语文,2009,25(S1):63-66.
被引量:4
9
孙来斌,刘近.
中国民生概念发展史论要[J]
.湖北社会科学,2014(6):28-38.
被引量:6
10
张谊生.
从错配到脱落:附缀“于”的零形化后果与形容词、动词的及物化[J]
.中国语文,2010(2):135-145.
被引量:69
同被引文献
11
1
刘平.
古汉语中虚词“自”的语法化历程[J]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22(2):38-42.
被引量:9
2
石毓智.
时间的一维性对介词衍生的影响[J]
.中国语文,1995(1):1-10.
被引量:111
3
金鐘讚.
试论“双音节+于”的句子成分[J]
.语言研究,2004,24(3):32-44.
被引量:7
4
章楠,朱璐璐.
论“来自于”中同义介词连用现象及对外汉语教学策略[J]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7,27(12):63-66.
被引量:5
5
赵丽莹,冯树民,杨波.
小议“来自于”和“涉及到”[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8,19(6):1072-1072.
被引量:3
6
张谊生.
介词叠加的方式与类别、作用与后果[J]
.语文研究,2013(1):12-21.
被引量:18
7
陈成.
“来自于”略说[J]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13(11):78-80.
被引量:1
8
叶脉清.
“来自”和“来自于”[J]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16(4):50-54.
被引量:3
9
罗耀华,牛利.
“动+介”组配及“V+自+O”结构功能研究[J]
.华中学术,2013(2):187-199.
被引量:1
10
范德茂.
“自”非“鼻”刍议[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4):50-52.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1
1
杜广慧.
“V自”和“V自于”结构研究综述[J]
.汉字文化,2019(S01):14-15.
1
聂志军.
“有没有+VP”问句的重新考察[J]
.汉语学报,2018(4):52-58.
被引量:1
2
马玉红.
温度词与形语素的双音组合语义研究[J]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39(4):1-6.
被引量:1
3
吴德新.
“用不着”的语法化及其主观化[J]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39(4):12-17.
被引量:1
4
戴黎刚.
北片闽东话变韵的判定与描写[J]
.汉语学报,2018(4):68-77.
被引量:1
5
李家春.
实现事件词化模式的类型学考察——基于文本调查的证据[J]
.中国外语,2018,15(4):34-38.
被引量:7
6
王红卫.
语义地图模型的新发展[J]
.外语学刊,2018,0(6):59-63.
被引量:4
7
傅旻玮.
索绪尔语言理论中的马克思主义辩证法[J]
.长江丛刊,2018(30):54-54.
8
刘顺.
助动词“可以”的词汇化机制和动因[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1(6):121-128.
被引量:1
9
向德珍,刘丹丹.
近代汉语中的词语“著甚”[J]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39(4):7-11.
被引量:1
10
孙宜志.
试析吴语从邪崇澄船禅母今读塞擦音和擦音现象[J]
.中国语文,2018(6):698-704.
被引量:1
汉字文化
2018年 第2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