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陈寅恪的文化自信思想——以《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审查报告>》为例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陈寅恪《中国哲学史审查报告》对冯著进行一语中的评论的同时,也夹叙夹议自己对中国文化发展脉络和中国文化发展前途的思考。这种思考的本质是以"通识"为方法论,以新儒学的发生发展为实践证明,最终表明自己对中华民族文化本位的自信态度,期许中国文化的个性发展与世界文化的共生共荣。他的这种思考对于当下中国提升文化软实力,培育公民文化自觉与自信依然具有深远影响。
作者
刘芸暄
机构地区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理论观察》
2018年第9期38-42,共5页
Theoretic Observation
关键词
陈寅恪
通识
新儒学
文化本位论
分类号
G122 [文化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8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
1
朱春龙.
陈寅恪论中国学术文化融合之道[J]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21(1):114-120.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1
1
杨泽树,侯敏.
陈寅恪“格义”研究发凡[J]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2(1):106-110.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18
1
王永兴.
略谈陈寅恪先生的治史方法[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1(1):26-31.
被引量:3
2
钱耕森.
陈寅恪论中国哲学史——对陈寅恪为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所作《审查报告》的评述[J]
.孔子研究,1997(4):88-97.
被引量:4
3
简明.
哲学史二重性格的双向透视——试比较陈寅恪和金岳霖的《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审查报告》[J]
.中州学刊,1988(5):45-49.
被引量:2
4
戴燕.
文史殊途——从梁启超、陈寅恪的陶渊明论谈起[J]
.中华文史论丛,2007(2):181-205.
被引量:4
5
罗志田.
陈寅恪的“不古不今之学”[J]
.近代史研究,2008(6):24-44.
被引量:15
6
葛兆光.
从学术书评到研究综述——与博士生的一次讨论[J]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4(5):129-136.
被引量:14
7
陆扬.
陈寅恪的文史之学——从1932年清华大学国文入学试题谈起[J]
.文史哲,2015(3):33-49.
被引量:6
8
陈义报.
《燕京学报》对学术共同体的构建及对当下学术期刊的启示[J]
.出版发行研究,2016(2):102-105.
被引量:17
9
陈义报.
《清华学报》中的“书评”[J]
.科技与出版,2016(5):122-126.
被引量:1
10
张艳玲.
叔本华与黑格尔的情理之争及现代启示[J]
.宁夏社会科学,2017(1):19-23.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
1
刘大胜.
陈寅恪学术审查报告呈现的情理分际及内在张力[J]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30(3):192-205.
1
李仁杰.
中国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融合[J]
.人民论坛,2017(9):108-109.
被引量:1
2
Hertha Hurnaus,Brigida Gonzalez.
保时捷博物馆 德国斯图加特[J]
.世界建筑导报,2017,32(5):86-87.
3
程锦.
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导探索档案文化建设新路径[J]
.山东档案,2018(1):31-32.
4
刘意芬,张攀.
增强文化自信 南充档案人在行动[J]
.四川档案,2018(1):53-53.
5
钟言.
代表诞生[J]
.中国工运,2018,0(11):79-79.
6
谢雯雯.
论“卡拉角勒哈”的当代传承[J]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8(2):43-46.
被引量:1
7
吕文郁.
论中国古代专制帝王的儒学情结[J]
.贵州社会科学,2018(10):59-65.
8
杨智雄,杜佳欣.
陈寅恪治学精神刍议[J]
.芒种(下半月),2018,0(6):13-14.
9
章林,李承贵.
开放的保守主义:源流、得失与前景--读郭齐勇先生《现当代新儒学思潮研究》[J]
.孔子研究,2018(5):158-160.
理论观察
2018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