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大学生网络流行语的使用现状、价值冲击及其应对策略 被引量:4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作为互联网迅速发展条件下的派生物,网络流行语是广大网民尤其是青年大学生群体在进行网络社交时,依据自身需要而约定俗成、广泛使用的一种语言符号,具有社会化、娱乐化、讽喻性、传播快、范围广等特征。网络流行语以其简单、轻松以及幽默的特征,迅速获得广大网民尤其是大学生群体的青睐。然而一些带有异质化、娱乐化以及失真性的网络流行语,因其价值偏颇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认同、价值追求以及价值取向产生了极大的冲击。这其中,网络流行语的异质化消解大学生的价值认同,造成其国家认同和自我认同危机;娱乐性弱化大学生的价值追求,造成其理想信念危机;失真性误导大学生的价值判断,造成其价值判断暴力化、随意性。作为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对象和主体力量,大学生价值观念的生成背景和发展逻辑值得我们高度重视。基于网络流行语造成的极大冲击与挑战,加强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教育,需要注重高校网络圈群的舆论监管,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生态环境;注重网络媒介与教学叙事的融合,提高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注重校园意见领袖的培养,突出榜样力量的价值示范作用。
作者 第天骄
出处 《知与行》 2018年第6期86-91,共6页 Cognition and Practice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新媒体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社会心态的实证与对策研究"(17CKS046)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5

二级参考文献36

  • 1刘燕明.亚·季诺维也夫谈后苏联意识形态环境[J].国外理论动态,2002(6):22-23. 被引量:3
  • 2威廉·J.米切尔.比特之城:空间·场所·信息高速公路[M].范海燕,胡泳,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
  • 3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1年1月.
  • 4微文化[OL].http://baike.baidu.com/view/3309749.htm,百度百科.
  • 5.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N].人民日报,2004—09—19.
  •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
  • 7康德 邓晓芒译.实践理性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 8亚里士多德 廖申白译.尼各马可伦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 9金生铉.规训与教化[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113.
  • 10杜威.经验与自然[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共引文献110

同被引文献15

引证文献4

二级引证文献18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