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技能高考生)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探索——以文华学院为例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针对技能型考生的特点,结合社会需求和学校优势,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技能高考生(在文华学院简称技能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实践与探索,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改革。经过了几年的探索,探索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培养模式。
作者
陈艳
文雪平
机构地区
文华学院机电学部
出处
《科技视界》
2018年第28期194-195,共2页
Science & Technology Vision
关键词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技能型高考
课程体系
人才培养模式
分类号
G712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TH-4 [机械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9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26
同被引文献
12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4
参考文献
3
1
徐红丽,张宇,金卫东.
“中职+本科”培养模式下课程衔接的探索与实践[J]
.常州工学院学报,2015,28(1):74-77.
被引量:20
2
陈慧蓉.
自动化专业技术技能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研究[J]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9(2):14-17.
被引量:3
3
白晓虎,王君玲,王瑞丽,辛明金.
中职本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高等农业教育,2016(2):113-116.
被引量:6
二级参考文献
19
1
屈文涛,朱林,樊玉光,刘战锋,王金刚.
石油高校机械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66-168.
被引量:1
2
李滨城.
我国高校机械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江苏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为例[J]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4):98-102.
被引量:12
3
钟丽萍,施俊侠,张文峰.
卓越工程师培养背景下机械类专业“3+1”应用型人才培养探究[J]
.科技管理研究,2011,31(16):158-160.
被引量:27
4
陈慧蓉,张学亮.
“任务驱动:教、学、做一体”在自动控制技术课程中的应用[J]
.宿州学院学报,2011,26(8):124-126.
被引量:13
5
陈慧蓉,张学亮.
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J]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7(1):66-70.
被引量:4
6
温景文.
以举办技术本科教育为突破口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J]
.中国高教研究,2013(5):78-81.
被引量:16
7
杨璐,李作章.
卓越教育生态下的应用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及其实现途径[J]
.高等农业教育,2014(1):43-45.
被引量:9
8
孙华林,苏宝莉.
“3+2”高职本科分段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
.教育与职业,2014(9):157-159.
被引量:38
9
陈贵兰.
计算机专业中职与本科“3+4”分段培养课程衔接的思考[J]
.职教通讯,2014(6):11-13.
被引量:19
10
张永.
基于“3+4”模式的职业教育一体化研究[J]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4(1):51-53.
被引量:14
共引文献
26
1
焦红丽.
金融专业“中职本”课程衔接问题的探索与实践[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2(1):264-266.
被引量:1
2
王新杰,朱平华,徐志兴,杨波.
“3+4”中职与本科衔接实施途径探索——以土木工程专业为例[J]
.文教资料,2016(4):107-108.
3
白晓虎,王君玲,王瑞丽,辛明金.
中职本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高等农业教育,2016(2):113-116.
被引量:6
4
邹全,郑仲桥.
“3+4”中职本科培养模式下电子测量技术课程衔接的探索[J]
.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6,15(7):51-52.
被引量:5
5
许珂,叶贞.
“3+4”培养模式下校际间课程衔接问题研究——以常州工学院财务管理专业为例[J]
.常州工学院学报,2016,29(4):78-81.
6
袁雪平.
中职与本科“3+4”培养模式下物理课程衔接的研究[J]
.机械职业教育,2016(11):52-54.
7
史银花,吴巍,陈俊.
“3+4”分段培养模式对比分析[J]
.装备制造技术,2016(11):262-265.
被引量:3
8
林春丽,周建洪,金晓晨,沈鹏.
中职本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中国冶金教育,2017,22(2):23-24.
被引量:1
9
吴冰.
“3+4”培养模式下的课程体系构建——以物流管理专业为例[J]
.考试周刊,2017,0(95):182-183.
10
刘芬.
中职与应用型本科“3+4”分段培养模式下公共基础课程衔接研究[J]
.现代教育,2018(3):47-49.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12
1
姜冰.
基于区域制造业发展的机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17(1):164-165.
被引量:1
2
侯志伟,陈中.
本科院校应用型机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38(15):12-14.
被引量:14
3
王洪新,曹昌勇,吴军荣.
机械类专业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34(5):141-142.
被引量:3
4
沈丹峰,赵宁,殷俊清.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
.高教学刊,2018,4(13):165-167.
被引量:4
5
郭晶晶.
基于产业转型升级的企业机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
.人才资源开发,2018(5):64-65.
被引量:2
6
赵星圻.
机械类专业“三能为本,虚实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
.南方农机,2018,49(13):161-161.
被引量:1
7
刘赣华,李可.
机械类专业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J]
.才智,2019(20):143-143.
被引量:2
8
宋强.
基于科研项目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18(8):165-166.
被引量:5
9
解芳,侯宇,张林海,朱磊,林红旗.
基于成果导向的机制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英语课程的反向设计[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17(22):191-192.
被引量:4
10
张龙,苗磊,杨国诗.
面向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2019,19(4):15-21.
被引量:13
引证文献
2
1
白雪峰.
机械制造工程课程教学问题及改进分析[J]
.中国校外教育,2020(18):83-83.
被引量:1
2
曹昌勇,张鹏,王洪新,刘建树,刘琼,林华,施云.
新时代应用型本科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J]
.焦作大学学报,2020,34(2):105-107.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4
1
郭展宏,王红飙,李传峰,范修文.
新时代下《汽车构造》课程的教学与实践[J]
.汽车实用技术,2022,47(13):127-129.
被引量:3
2
李昆,努尔阿米娜·希尔艾力,刘向东,李嫦敏.
新工科背景下机械专业人才培养创新路径与实践——以新疆理工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为例[J]
.化纤与纺织技术,2022,51(6):231-233.
3
王广玮,郑乐.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汽车构造》课程中的应用[J]
.专用汽车,2023(3):99-101.
被引量:2
4
张洪鑫,杜海艳,吴开宇,孙贵涛.
辅助理论课教学的NI虚拟实验开发[J]
.高师理科学刊,2023,43(8):101-106.
1
朱美华,奚鹰,陆佳玮,王国华,杨玉娟.
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在“机械工程材料”教学中的实践[J]
.机械设计,2018,35(S2):45-47.
被引量:2
2
陈学长.
山羊不咬人[J]
.今古传奇(故事版),2018,0(22):93-93.
3
王位高.
坐标系与参数方程考点分析[J]
.广东教育(高中版),2018,0(11):20-23.
4
宁童年.
体艺高考生培养中实施“以心育人”的实践研究[J]
.内蒙古教育(B),2018(10):104-105.
5
李玉凤.
发挥学校优势 做好课后服务[J]
.甘肃教育,2018(19):23-23.
被引量:1
6
胡炜,李长春,戴国洪.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单招生机械制图”课程开发与建设[J]
.职教通讯,2018(18):14-18.
被引量:2
7
方海峰,王明强,吴群彪,申燚,李荣敏,张金铮.
中职本科一贯制高层次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思考——以苏州理工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为例[J]
.机械设计,2018,35(S2):425-427.
被引量:3
8
姚亚博,张斯嘉,王雷,王遥,刘迪,孙莹莹,王飞.
学生视角下中医高等教育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调查[J]
.中医教育,2018,37(5):40-43.
被引量:2
9
党红梅.
《大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08—2017年高被引论文特征分析及启示[J]
.大理大学学报,2018,3(11):122-128.
被引量:1
10
李继胜,厉春,王松灵,李文斌.
新形势下医科大学临床诊疗与研究中心建设发展思考[J]
.医学教育管理,2018,4(B08):228-231.
被引量:1
科技视界
2018年 第2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