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3
-
1何中华.道德缺席的时代?[J].书屋,2002(11):14-19. 被引量:5
-
2(美)梅(May,R.)著,冯川,陈刚.人寻找自己[M]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
-
3[德]弗洛姆(Fromm,E·) 著,孙依依.爱的艺术[M]工人出版社,1986.
共引文献8
-
1刘光义,杨剑.教育哲学中人性观的思考[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7,17(5):46-48. 被引量:1
-
2孙静.建立政府间世界会计组织问题研究——会计假账治理的国际协调视角[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1(6):140-145.
-
3梁国利,马坤.社会背景与时代动因:道德领导与大学“德治”[J].煤炭高等教育,2011,29(6):1-4. 被引量:1
-
4朱正平,熊志庆.缺失与弥补:论青少年爱的教育[J].黑龙江史志,2008(1X):88-89. 被引量:4
-
5李琳.弗洛姆对人的生存问题的探索及启示[J].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4(1):61-63.
-
6李宣颖.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呈现的文化认同危机[J].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09(1):292-307. 被引量:3
-
7冯丹丹,宋银苗.《最蓝的眼睛》中佩科拉悲剧探源[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0,0(12):147-148. 被引量:1
-
8王新.演进性德治与建构性法治之间的型构关系——从制度经济学角度看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6(4):408-413.
同被引文献12
-
1王守昌.社会哲学导论[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1):1-8. 被引量:4
-
2刘文霞.中国教育哲学发展趋势之思考[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49(2):119-122. 被引量:15
-
3徐叶子.何以恢复教育哲学作为智慧之学[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7,6(3):9-10. 被引量:3
-
4刘婧一.视野与视角——谈人文社会科学的创新[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6(4):137-140. 被引量:4
-
5池野正晴,钟启泉(译).走向对话教育--论学校教育中引进“对话”视点的意义[J].全球教育展望,2008,37(1):3-7. 被引量:32
-
6李长伟,方展画.实践哲学的复兴与教育学的新生[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28(2):3-7. 被引量:9
-
7桑志坚.论教育哲学的人生视野和社会视野[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21(5):31-34. 被引量:1
-
8向晶.幸福的本源追问及教育的使命[J].全球教育展望,2009,38(7):41-44. 被引量:4
-
9刘文霞.教育哲学应有的意蕴[J].教育研究,2001,22(3):29-32. 被引量:24
-
10杨雄里.脑科学和素质教育刍议[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22(2):1-10. 被引量: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