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从“二重证据法”到“史料实证”——历史教学中学生实证思维和求真意识的培养
被引量:
6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实证是历史学习的基础和前提,唯物求真的意识是历史学科追求的核心价值。从史料实证方法论的角度来看,王国维在《古史新证》里提出的"二重证据法"值得借鉴,其作为历史研究的方法论,历来深有影响,被众多史家奉为圭臬。随着新技术、新方法被引入到考古学领域,现代考古学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作者
杨晓伟
机构地区
天津市北辰区普育学校
出处
《中学历史教学》
2018年第11期20-22,共3页
History Teaching in Middle Schools
关键词
实证方法论
二重证据法
求真意识
历史教学
史料
中学生
现代考古学
培养
分类号
G633.51 [文化科学—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5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38
同被引文献
14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2
1
梁涛.
二重证据法:疑古与释古之间——以近年出土文献研究为例[J]
.中国社会科学,2013(2):151-162.
被引量:14
2
王学典,孙延杰.
实证追求与阐释取向之间的百年史学──兼论历史学的性质问题[J]
.文史哲,1997(6):15-23.
被引量:26
二级参考文献
15
1
乔治忠.
王国维“二重证据法”蕴义与影响的再审视[J]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131-140.
被引量:30
2
《辞源》,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1740页.
3
顾颉刚.《禅让传说起于墨家考》,《顾颉刚古史论文集》第一册,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316,319页.
4
顾颉刚.《禅让传说起于墨家考》,《古史辩》第七册(下编),第31、101—102页.
5
王国维.《最近二三十年中中国新发见之学问》[A]..《王国维文集》 第4卷[C].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年版..
6
王国维.《古史新证-王国维最后的讲义》,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3页.
7
裘锡圭.《新出土先秦文献与古史传说》,《中国出土古文献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8
于大成.《二重证据》,《理选楼论学稿》,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79年,第514517、507、520-560页.
9
叶国良.《二重证据法的省思》,叶国良、郑吉雄、徐富昌编:《出土文献研究方法论文集》,台北:“国立”台湾大学出版中心,2005年,第9-12页.
10
梁涛,2005年.《仁与孝-思孟学派的一个诠释向度》,载《儒林》第1辑.
共引文献
38
1
韩德明.
侦查学研究中的几个理论问题[J]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1,16(2):42-49.
被引量:4
2
朱发建.
从“陈寅恪热”看九十年代的中国史学[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28(6):75-81.
被引量:2
3
陈峰,侯云灏.
《食货》新探[J]
.史学理论研究,2001(3):50-61.
被引量:17
4
黄敏兰.
20世纪中国史学界对历史学性质的理论思考[J]
.史学理论研究,2002(2):88-97.
被引量:5
5
王学典.
从“历史理论”到“史学理论”——新时期以来中国史学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江西社会科学,2005,25(6):15-26.
被引量:21
6
赵秀引.
用新课程标准指导数学教学改革[J]
.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5(2):38-39.
被引量:1
7
李秀春,龚传信,古平.
试论军事装备发展历程的阶段划分[J]
.军事历史研究,2006,20(2):139-144.
8
何晓明.
学术理路与史学生态[J]
.学术月刊,2008,40(5):147-154.
被引量:4
9
李席.
从史学“两重性”到“四分层”——论新时期史学本质问题的“分层思考”[J]
.学术探索,2009(6):87-91.
被引量:2
10
孙旭红.
论范文澜的通史编纂思想[J]
.图书情报研究,2013,6(1):60-62.
同被引文献
14
1
杨宽.
我国历史上铁农具的改革及其作用[J]
.历史研究,1980(5):89-98.
被引量:15
2
张国刚,李学勤.
如何研究中国社会·经济·观念史(上)[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2(5):5-6.
被引量:23
3
王晖.
古史多重证据法与古文献传说资料的史料价值[J]
.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2,19(2):35-39.
被引量:2
4
马绥锋,慕亚成.
中学历史教学中史料的分类和作用[J]
.亚太教育,2016,0(27):61-61.
被引量:5
5
洑亚珍.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J]
.成才之路,2016,0(26):89-89.
被引量:2
6
刘洪生,田鹏飞,谢丽婷.
地方史史料在中学生证据意识培养中的运用初探[J]
.中小学教学研究,2016,17(11):33-37.
被引量:2
7
查汉华,杨海青.
基于证据意识培养的进阶式问题驱动教学——以“自由落体运动”为例[J]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7,0(6):15-17.
被引量:10
8
郭震.
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30(11):117-120.
被引量:5
9
刘心洋.
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及其重要性[J]
.文教资料,2018(11):236-237.
被引量:5
10
孙文龙.
选取不同版本教材中史料的策略——兼论“史料实证”素养的培养[J]
.教育科学论坛,2018(31):20-22.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6
1
李美政.
史料实证素养在高考历史试题中的考查角度探讨[J]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23(14):60-63.
2
李重周.
关于考古实物资料与中学历史教学的探讨[J]
.文理导航,2019,0(13):56-57.
被引量:1
3
黄晓芹.
史料实证与历史解释关系研究[J]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9(14):61-62.
4
纪业.
基于“新异性的标准”的史识达成研究——以“铁犁牛耕”教学内容为例[J]
.中学历史教学,2019,0(12):35-37.
5
曾雯雯.
运用二重证据法进行高中先秦史教学的策略初探——以“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为例[J]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21(8):63-65.
6
贾顺姬.
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及其重要性[J]
.课程教育研究,2021(4):10-12.
二级引证文献
1
1
谢剑雄,姜娜.
考古背景下历史教学的拓展与思考[J]
.名师在线(中英文),2023(4):2-4.
1
李淼焱.
萨特:人学辩证法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重建”[J]
.学海,2017(5):153-156.
被引量:1
2
徐家骥.
华胥陵的祭祀、保护与开发[J]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18,33(6):19-21.
3
王亚飞.
实证意识形态的偏向[J]
.怀化学院学报,2017,36(12):67-69.
4
王凤杰,刘航.
中学历史教学中运用“二重证据法”之可行性分析[J]
.历史教学(上半月),2018,0(10):38-41.
被引量:1
5
《王国维先生遗墨二种》[J]
.现代中文学刊,2018,0(5):121-121.
中学历史教学
2018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