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民国时期安徽地方政府源于财政困窘、地方建设等开支所需发行了数笔地方公债。公债发行持续时间较长、规模较大且公债依存度较高。地方公债在政府财政运行过程中与社会形成密切的互动甚至产生冲突。地方商会、民众等针对政府发债积极发表意见并直接参与地方公债的发行、劝募、偿还及基金保管。由于地方公债发行缺乏长远偿债规划且债信不良,因此并未与社会形成良性之互动,反而由于地方债务违约失信引致了民众、地方团体的冲突与反对。
出处
《近代史学刊》
CSSCI
2016年第2期219-236,共18页
Journal of Modern Chinese History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08JJD770109)
江西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高水平创新基金资助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