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国近代地理教科书之书写——以《中国近世舆地图说》为考察重点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晚清时期,在“西风东渐”风气的影响下,传统的舆地学开始向近代地理学转变。近代地理学转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其中地理教科书的出现对近代地理学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晚清学制的改革也为地理教科书的发展提供契机。在近代地理教科书中,《中国近世舆地图说》①是颇具代表性的一部,本文拟从编写背景、体例、内容、特点等方面,对该书进行重点考察,以此来窥探中国近代地理教科书的发展历程。
作者
李家兴
机构地区
中央民族大学
出处
《民族史研究》
2018年第1期291-304,共14页
Ethnic History Studies
关键词
近代地理
教科书
《中国近世舆地图说》
分类号
K90-09 [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20
同被引文献
65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2
1
倪文君.
近代学科形成过程中的晚清地理教科书述论[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8(5):107-112.
被引量:12
2
何思源.
地理书写与国家认同:清末地理教科书中的民族主义话语[J]
.安徽史学,2016(2):63-78.
被引量:12
二级参考文献
60
1
倪文君.
近代学科形成过程中的晚清地理教科书述论[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8(5):107-112.
被引量:12
2
康有为.《日本书目志》,转引自陈伯海编《近四百年中国文学思潮》,东方出版中心,2007年,第262页.
3
《在黄埔军官学校的告别演说》(1924年11月3日),载《孙中山全集》第11卷,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68页.
4
李朗如等.《广州商团叛乱始末》,《广东文史资料》,第42辑,广东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5
陈天杰.《我所知道陈廉伯的几件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东省广州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广州文史资料》,第10辑,1963年内部发行.
6
侯鸿鉴.《中等地理教科书》,丁未(1905)春三月印行.
7
王达辑两湖书院本.《中学地理中国志》,光绪三十一年六吉轩刻本.
8
谢洪赉编纂.《(高等小学)最新地理教科书》,商务印书馆,光绪三十四年三月十二版(光绪三十一年三月初版).
9
张相文.《蒙学中国地理教科书》,上海文明书局,光绪三十一年二月八版.
10
罗汝南辑教忠学堂讲义.《地理学总论》,双门底宝青阁承刊.
共引文献
20
1
王鹏玮.
清末地理书写中的自然区划认知[J]
.清史研究,2021(3):116-129.
被引量:4
2
熊斌.
屈辱象征与国家认同:晚清民国时期国耻地图研究[J]
.近代中国,2022(1):257-281.
被引量:1
3
安宁,曾敏.
中学地理教材对内地与港澳身份认同的影响[J]
.当代港澳研究,2019(2):41-65.
被引量:2
4
吴小鸥.
近年来中国近代中小学教科书研究综述[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8,7(3):49-52.
被引量:4
5
林培英,饶悦榕.
我国清末中小学地理教科书内容结构研究[J]
.地理教学,2014(8):12-15.
被引量:2
6
肖超.
晚清时期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著出版的文化贡献[J]
.现代出版,2015(2):70-72.
7
何思源.
地理书写与国家认同:清末地理教科书中的民族主义话语[J]
.安徽史学,2016(2):63-78.
被引量:12
8
殷伯胜.
清末屠寄所编《中国地理学教科书》研究[J]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6(21):71-72.
9
朱浒,刘素敏.
2016年清史研究综述[J]
.清史研究,2017(4):139-156.
10
高维,杨焱荔.
中小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的研究综述与展望[J]
.教育参考,2019(3):17-23.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65
1
王鹏玮.
清末地理书写中的自然区划认知[J]
.清史研究,2021(3):116-129.
被引量:4
2
曾潍嘉.
20世纪上半叶中国“人文地理学”与“人生地理学”内涵演变研究[J]
.历史地理研究,2019,0(1):149-158.
被引量:2
3
颜士之,许为民.
张其昀史地结合思想与浙江大学史地系办学特色[J]
.浙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28(3):55-60.
被引量:10
4
唐晓峰.
中国近代地理学的“身世”[J]
.读书,1999,0(8):10-15.
被引量:7
5
艾素珍.
清末自然地理学著作的翻译和出版[J]
.中国科技史料,1995,16(3):16-25.
被引量:9
6
修圆慧.
近代地理学的传播与中国中心观念的嬗变[J]
.学术论坛,2006,29(3):47-50.
被引量:1
7
许桂灵,司徒尚纪.
试论梁启超对西方近代地理学在中国传播的贡献[J]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42(4):510-514.
被引量:3
8
倪文君.
近代学科形成过程中的晚清地理教科书述论[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8(5):107-112.
被引量:12
9
艾素珍.
清末人文地理学著作的翻译和出版[J]
.中国科技史料,1996,17(1):26-35.
被引量:7
10
武军.
地理环境论与梁启超的“新史学”理论[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3(1):111-116.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1
1
王鹏玮.
近二十年来晚清民国地理学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中国科技史杂志,2021,42(4):619-629.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董振华.
从旧“天下”到新“世界”:以地理文献为中心的晚清地理认知史考查[J]
.历史教学(下半月),2023(12):10-19.
1
安劭凡.
晚清学制变动中学官仕宦生态与西学体认——以叶昌炽初任甘肃学政为中心[J]
.史学月刊,2018(8):59-74.
被引量:1
2
凌鹏.
清代巴县农村的租佃实态——“抗租”、“骗租”与“主客关系”[J]
.中国古代法律文献研究,2016(1):367-394.
3
韩家宇.
Matlab在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
.科教导刊(电子版),2018,0(33):185-185.
4
庞毅.
延续、更新与断裂:清代以来长沙官方祭祀的嬗变及特点[J]
.清史论丛,2015(2):150-175.
被引量:1
5
李兆忠.
东亚启示录——丰子恺与日本(上)[J]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18,0(11):30-36.
民族史研究
2018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