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中国现代性文学史观念的奠基意义与先天不足——以胡适“文学史观”为中心的考察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经过王国维、刘师培、胡适、鲁迅、郑振铎等人的不断努力,富有现代性中国文学史观念得以逐步确立,其中胡适所建构的文学史发展工具论、历史进化论文学史观、双线文学的观念和一代有一代之文学等,真正确立了新文学观念和新文学史的写作规范与叙述逻辑,深刻地影响了中国文学史写作和文学教育,对于中国现代性文学史观念而言,无疑具有奠基的意义。然而,胡适的文学史观念过于强调时代性、应用性,存在着学理上的严重不足:文学史发展工具论武断地视文言文打为'死文字',古典文学为'死文学',割裂了新文学与古典文学的历史传承性,彻底将中国古典文学的现代表现形式——旧体文学——排除出中国文学史叙述范畴之外;双线文学的观念最后演变为单线的白话文学史观,严重地否定了典雅文学的审美趣味,降低了文学的门槛,模糊了文学的边界,为庸俗化文学观念和实用化文学观念的肆意出台埋下了伏笔;'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在强化文学发展过程中'变'的同时,忽略了文学史发展过程中的'不变'因素,削弱了一脉相承的中国文学精神。胡适文学史观念的这些不足,恰恰是中国现代性文学史观念的先天不足,对以后的中国文学发展和中国文学史写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作者 南志刚
出处 《中文学术前沿》 2012年第2期130-138,共9页 Chinese Frontier of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 相关文献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